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匹马南来渡浙河,汴城宫阙远嵯峨。

中兴诸将谁降敌,负国奸臣主议和。

黄叶古祠寒雨积,清山荒冢白云多。

原上一双兔,河中两尾鱼。


兔皮空被褐,鱼腹不藏书。


长跪置远意,故人情何如。

安榴若拳石,中蕴丹砂粒。


割之珠落盘,不待蛟人泣。


旧友大河滨,作宰实畿邑。

何武字君公,蜀郡郫县人也。
宣帝时,天下和平,四夷宾服,神爵、五凤之间屡蒙瑞应。
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,作《中和》、《乐职》、《宣布》诗三篇。

屈指兴亡,恨南北,皇图销歇!更几个,孤忠大义,冰清玉烈?赵信城边羌笛雨,李陵台畔胡笳月;惨模糊,吹出玉关情,声凄切。


汉苑露,梁园雪;双龙游,一鸿灭。
剩逋臣怒击,唾壶皆缺。

一堂坐对两忠武,两表纵横一指麾。


故国惜无诸葛相,大书留刻卧龙祠。


英雄涕泪偏安局,金石文章异代师。

湖南小山谁结茆,潮阳使君归避敲。


五马行春何处在,空梁落月多神交。


后人此地还庐墓,日望寒松叹风树。

八百诸侯会孟津,民心天意总归仁。


须知不食干戈粟,自有登山采蕨人。

雷雨空堂,惊展卷、龙蛇起陆。
瞻拜处、凛然如见,剑光盈轴。
灏气纵横山欲撼,交情郑重杯相属。

不薄论交意,因书稍稍知。


还将天下眼,照破老夫痴。

匹马吴江谁著鞭,惟公攘臂独争先。


张皇貔虎三千士,支拄乾坤十六年。


堪恨临淄功未就,不知钟室事何缘。

文王寝膳武王随,内竖言安色始怡。
七载岂堪囚羑里,一夫为报亦何疑。
故国多荆榛,累累带丘陇。
北眷天井冈,莫辩尉陀冢。
缅惟称制时,中原已云滃。
英雄血战奋蜺旌,雪耻忠丹贯日明。
不忌犁庭回二帝,忍教奸相坏长城。
魂骑箕尾归苍昊,地涌波涛走巨鲸。
一夫偶尔获清凉,四海仁风孰奉扬。
有道曾孙不忘远,幸均此施遍群方。
夐矣斯人,浩然气、参天罔歇。
更不论、何时何地,同悲遭烈。
阿衮甘随五里雾,女荣追侍重泉月。
南渡奚存,只荡里、蒸尝勿歇。
经历代、崇封峻祀,少酬英烈。
一展丹青窥器宇,十分坦白光风月。
正气凌云,遥下拜、歌声未歇。
想昔日、背嵬军盛,如火烈烈。
一旅倘挥天外剑,九州共奉王正月。
激越声情,都不觉、风销雨歇。
瞻遗像、清高顾视,文谟武烈。
直指雕戈初出日,明光铁甲中宵月。
十室名臣里,千秋国士风。
仙踪异圯上,人望比隆中。
早究孙吴略,期收耿邓功。
中原社稷已沦夷,志士孤忠报主知。
半壁江山闻鼓角,十年勋业动旌旗。
那堪北虏摧锋日,正是南朝斩将时。
家世才名著论衡,君今正好继前程。
开门且悟扶风业,阅市须耽洛邑经。
道在虞翻应有述,学高韩愈岂无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