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掩户下帘朝睡足,一声黄鸟报残春。


披衣岸帻日高起,两角青衣扶老身。


策杖强行过里巷,引杯闲酌伴亲宾。

位逾三品日,年过六旬时。


不道官班下,其如筋力衰。


犹怜好风景,转重旧亲知。

禁苑残莺三四声,景迟风慢暮春情。


日西无事墙阴下,闲蹋宫花独自行。

过了清明日愈迟,年华不复在辛夷。


谁知绿叶阴成处,正是青天露坐时。


茂草满庭喧鼓吹,嫩汤出鼎试枪旗。

衰疾来无已,流年过若驰。


家贫食易美,身老梦常悲。


草长增蛙怒,花空失蝶期。

试笔书盈纸,烹茶睡解围。


新蔬供冷面,熟练制单衣。


雏燕飞初稳,残花见渐稀。

章甫从诸老,今为两世人。


惟书尚开眼,非酒孰关身。


远水涵清镜,晴云蹙细鳞。

江鲚堆盘粔籹香,山家节物亦穷忙。


桑间葚紫蚕齐老,水面秧青麦半黄。


语燕似催春事去,游丝不似客愁长。

残春醉著钓鱼庵,花雨娱人落半岩。

岂是天公无皂白,独悲世俗异酸咸。

妄身似梦行当觉,谈口如狂未易缄。

暖云如粉草如茵,独步长堤不见人。


一岭桃花红锦黦,半溪山水碧罗新。


高枝百舌犹欺鸟,带叶梨花独送春。

啼鴂声中,春光化成春梦。
问东君、仗谁诗送。
燕怜晴,莺爱暖,一窗芳哄。

借问春归何处所,天涯芳草路茫茫。


杨花不解留春住,空逐东风上下狂。

家亡国破此身留,客馆春寒却似秋。


雨里苦愁花事尽,窗前犹噪雀声啾。


群心已惯经离乱,孤注方看博死休。

强寻春物散无聊,直使楼高恨未消。


鳞碧万家看不尽,杏花时见隔墙梢。

阑干倚遍更消魂,春到淮南得几分。


袅袅柳枝烟雨湿,画楼残角送黄昏。

低檐送雨晚霏微,湿透梅房白渐肥。


半卷画帘屏扇掩,朦胧春睡拥春衣。

旅舍残春宿雨晴,恍然心地忆咸京。


树头蜂抱花须落,池面鱼吹柳絮行。


禅伏诗魔归净域,酒冲愁阵出奇兵。

果熟携竿扑,禽鸣挟弹窥。


自怜多病叟,无奈近邻儿。


排闼宁容锁,逾垣更问篱。

身起真寒士,名成老腐儒。


暂时金马署,终世石鱼湖。


旧种花犹有,新畬粟已无。

格磔禽穿户,延缘蚁上衣。


雨来山气润,花过树阴肥。


去去春如梦,行行暮独归。

底用春风急,诗肩暖亦寒。


儿曹如笋长,吾事只梅酸。


后死犹容健,馀生愈觉难。

学易何须博,乾坤第一爻。


两仪能细察,万象已并包。


枯秸供羸马,纤鳞喂乳猫。

青简兴亡骤,苍规代谢频。


悬知千古恨,政似一年春。


甫换钟馗旧,俄闻杜宇新。

守郡艰危日,还家老病时。


僮奴惊逝谢,宾客听分离。


耨草泥沾手,煎茶火燎髭。

寒暑元如故,乾坤岂不宽。


时情工刻薄,生理转艰难。


遑恤诸儿笑,终凭后代看。

春雨溪桥断,才晴又浅流。


端能操古节,何至堕穷愁。


冯衍尝为郡,田丰不愿侯。

登高高处望,万嶂一溪横。


不满千家市,今休十载兵。


训狐号永夜,猛虎迫荒城。

梅黄又见纤纤雨。
客里情怀两眉聚。
何处烟村啼杜宇。

杨花飞尽莺声涩。
杜鹃唤得春归急。
病酒起来迟。

画舸轻桡柳色新,摩诃池上醉青春。


不辞不为青春醉,只恐莺花也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