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汉亲王子,成都老客星。


百年双白鬓,一别五秋萤。


忍断杯中物,只看座右铭。

秋日萧韦逝,淮王报峡中。


少年疑柱史,多术怪仙公。


不但时人惜,只应吾道穷。

威弧不能弦,自尔无宁岁。


川谷血横流,豺狼沸相噬。


天子从北来,长驱振凋敝。

国有乾坤大,王今叔父尊。


剖符来蜀道,归盖取荆门。


峡险通舟过,江长注海奔。

夜深露气清,江月满江城。


浮客转危坐,归舟应独行。


关山同一照,乌鹊自多惊。

群盗无归路,衰颜会远方。


尚怜诗警策,犹记酒颠狂。


鲁卫弥尊重,徐陈略丧亡。

策杖时能出,王门异昔游。


已知嗟不起,未许醉相留。


蜀酒浓无敌,江鱼美可求。

云栈屏山阅月游,马蹄初喜蹋梁州。


地连秦雍川原壮,水下荆杨日夜流。


遗虏孱孱宁远略,孤臣耿耿独私忧。

北首褒斜又几程,骄云未放十分晴。

马经断栈危无路,风掠枯茆飒有声。

季子貂裘端已弊,吴中菰菜正堪烹。

甲子周天事好还,关河响动剑光寒。


秦川草木多如荠,时倚楼阑直北看。

我作筹边倚半霄,西山云雪照弓刀。


如今且说南楼胜,应共汉坛相对高。

万里山巅与水涯,春风招看杏园花。


向来科第直溷子,此去文章应满家。


休学游仙穷越巂,且从知己控褒斜。

却说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:“朝臣皆言蜀未可伐,是其心怯;若使强战,必败之道也。
今钟会独建伐蜀之策,是其心不怯;心不怯,则破蜀必矣。
蜀既破,则蜀人心胆已裂;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;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

却说曹操退兵至斜谷,孔明料他必弃汉中而走,故差马超等诸将,分兵十数路,不时攻劫。
因此操不能久住;又被魏延射了一箭,急急班师。
三军锐气堕尽。

却说徐晃引军渡汉水,王平苦谏不听,渡过汉水扎营。
黄忠、赵云告玄德曰:“某等各引本部兵去迎曹兵。
”玄德应允。

却说曹操兴师西征,分兵三队:前部先锋夏侯渊;张郃;操自领诸将居中;后部曹仁、夏侯惇,押运粮草。
早有细作报入汉中来。
张鲁与弟张卫,商议退敌之策。

红叶青山水急流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

明年此夕游何处,谢朓青山李白楼。

青山历历水悠悠,一任斜阳伴客愁。


更把玉鞭云外指,计程今日到梁州。

烧栈登坛各有勋,谋臣猛将郁如云。


关中自识龙颜主,海内争看缟素军。

汉王昔日定三秦,壮士东归意气新。


旌旗暗度陈仓口,父老重迎灞水滨。

梁山屏西南,汉水相萦带。


古惟千骑居,今亦一都会。


守邦多伟人,按节森大旆。

藓径踏层斑,高林古木间。


雁随平楚远,云共太虚闲。


晚霭昏斜谷,晴阳露斗山。

解带缓幽忧,登城复上楼。


断烟横沔水,孤鹜入洋州。


浩荡成遥望,凄凉起暮愁。

携手常苦难,倾盖不易得。


今宵四面坐,明日异乡客。


秋风楚怀悲,出处各努力。

汉家台阁齐云峙,廿八元勋列筵几。


簪缨搢笏相后先,文采风流无彼此。


阳虚新息弟与兄,附凤攀龙均济美。

闻鲁多君子,于今一见之。


一见雅素心,语默存真机。


大笔见心画,方正无斜欹。

荆棘苍苍汉水湄,将坛烟草覆馀基。


适来投石空江上,犹似龙颜纳谏时。

星子山头杀气生,可怜蜀盗废春耕。


皇天何意干戈扰,人日多寒军旅行。


檄出汉中鸦作阵,角吹岭上马嘶声。

吾爱鲁仲康,治效多致祥。


害稼螟犬牙,中牟了无伤。


掾惊雉驯扰,儿念雏方将。

秦越山川万里遥,临岐杯酒别魂销。


喜看客舍萍初合,愁见离亭柳半凋。


多士正投知己遇,孤卧终恋圣明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