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京尘吹帽汗淋衣,相见频年只道归。


省里移文那得了,家边持节未为非。


煮乾碧海知谁用,割尽黄云尚告饥。

诗吸三江卷五湖,雕琼为句字为珠。


前身谢守吟澄练,今代世南行秘书。


獬豸峨冠久尘醭,星辰听履即须臾。

鹓行接翼复分襟,酒病诗愁老不禁。


十载江湖千里月,一生金石两知心。


悼亡君有安仁戚,归隐侬为梁父吟。

煮海谁为祟,沿淮困不胜。


民思贤使者,帝遣大农丞。


玉节寒侵斗,牙樯冻作冰。

呼酒东西玉,探梅南北枝。


相逢长不款,此别有馀思。


古道寒如水,吾侪鬓已丝。

客子中夜发,月照白水山。


悲辛但狂顾,浩荡前后间。

玉笋风标右汉廷,起家聊直使车星。


古来将相多头黑,此去功名尚鬓青。


披草两年南北巷,折梅明日短长亭。

子美曼卿流,远携书剑游。


惜攀丹桂晚,勇赴白檀秋。


尚喜前筹壮,聊纾左衽忧。

黄茅连雾雨,此地久荒凉。


月出嵎夷迩,江通渤澥长。


改官非谪宦,到邑是还乡。

处处逢花,家家插柳。
政寒食、清明时候。
奉板舆行乐,使星随后。

龙墀射策对明君,忧国忠言骇见闻。


皎皎一心如白日,寥寥千古再朱云。


时危诸老皆求去,兵满三边未解纷。

如公当向古人求,识面何须万户侯。


浪说钓鳌游瀚海,真成骑鹤上扬州。


受恩多处难为别,宿酒醒时始觉愁。

今日东园会,能为野客期。


乾坤一南北,花木几兴衰。


亭馆经行地,欧苏无恙时。

茂陵少年白面郎,手携五弦望八荒。


攲帆侧柁转天末,瞿塘滟滪一苇航。


向来问字识扬子,年未二十如老苍。

使君腊月扬州去,东阁梅开雪压枝。


淮上有官皆避马,竹西无处不题诗。


春风杨柳平沙路,夜月琼花后土祠。

主人胸次洗冰雪,深夜金山月涌波。


二十四桥秋水白,淮南八月泻银河。

饮马咸池,总辔昆仑,横骛九州。
庆中兴机会,天生山甫,非常事业,天授留侯。
左搏龙蛇,右驯虎兕,万里中原谈笑收。
籍甚宣王七世孙,麟题信厚典型存。
青云事业成难弟,黄甲科名付后昆。
炊臼方悲鸾镜舞,奠楹俄掩毳衣璊。
骑上扬州不可招,一朝蜕影入冰绡。
凡夫岂敢留仙骥,却遣衔书赴九霄。
路傍迎拜正纷纷,尚忆锄山话事因。
老去可怜心尚在,姓稀犹是耳曾闻。
驿追少日传行客,犬吠多年绝过军。
蓝缕疾耕家四壁,铁衣高卧日千金。
四朝饷士前无古,一旦和戎患至今。
将母刊沟上,君舟届远行。
不须生别恨,所重立修名。
谢绝山中险,方来海上征。
两公墨妙贵莫比,一门祖孙世济美。
纷纷恶札请托猥,覆瓿无踪祇愧死。
读律由来可致身,十年乌府气无伦。
明朝奉檄淮南去,多少芳年惜后尘。
薰风殿阁舜琴张,睿念求贤治远方。
滦水绣衣朝浥雨,淮壖白简夏飞霜。
九天星直三台近,六辔路增千里长。
扁舟何处客,此地饱经过。
彭蠡江声合,扬州月色多。
天低知近海,地阔欲横河。
青青拱把木,人见毫芒时。
只恐不早种,既种何用疑。
枝条日已茂,雨露日已滋。
扁舟早发淮东城,城头急鼓催残更。
水田漠漠白雁落,老树惨惨群乌惊。
箵翁笱妇溢群蚁,重湖卷葑联云平。
昔在东门别,相离数岁星。
一官何委折?
万里独飘零。
楚树春频落,燕云晚自停。
日有乌台使,因君问合肥。
熊章官下食,虎略幕中威。
易政听时报,交深念日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