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赵公名迹此犹微,已荐行藏第一机。


直自当年留翰墨,至今穷谷尚光辉。


时清谏疏空遗稿,岁晚高斋自掩扉。

新法殃民众欲除,金陵强辨欲何如。


等闲一语锋铓折,稷契当年岂读书。

南渡先贤迹已稀,萧然华表立山陂。


可曾长吏修祠宇,便恐樵人落树枝。


几度过坟偏下马,向来出蜀只携龟。

一径通松竹,入门闻夜香。


青灯孤照佛,斜月静归廊。


未厌逢僧拙,终惭涉世忙。

文集何须较少多,有无相易共渐磨。


宪台清献柳州柳,唐宋人才未易过。

清献堂堂四百春,梦中眉宇识天人。


报君西蜀清油幕,老我东篱白葛巾。


万里归心长短赋,九天辞表十三陈。

积雨阶苔上,经旬断履痕。


谁为门下客,公是菊坡孙。


泽与流风远,名因避相尊。

石磴云房隐涧阴,昔年清献此清吟。


凤池人物终难继,花县风流直到今。


三尺翠碑遗墨在,一林寒竹暮烟深。

古寺青芜里,东风夕照馀。


阶除流水过,井甃白云虚。


遗迹今何似,清心只自如。

青袍白马成都路,虞琴裹囊鹤翎素。
鹤鸣雅称角徵清,琴调解教羽衣舞。


羽衣起舞群鸟空,瑶弦簸动鱼凫风。

当时仰望公,画笔开生面。


之官惟琴鹤,千载赵清献。

学士来从海上楼,师臣家在岭南州。
白麻不起摇双佩,孔盖高悬望九旒。
岩寺泉通蒲涧月,山庭云落菊坡秋。
二公晚辞轩冕劳,两斋莫辨适与高。
尝登云山仰清献,平地著屋山周遭。
白头日过适斋下,钓游尚想随儿曹。
江回春水没荒矶,石上看诗记旧题。
吾道百年开白日,公心千古映清溪。
鹤留古貌何妨瘦,松长新枝尚恨低。
岭海几千年异事,祠兴祠废数应关。
丹青正想官三太,香火未应僧半间。
景仰当时皆□见,萧条异代信多难。
昔年身佩国安危,去蜀犹深当馈思。
出处一生无玷玉,功名千载不刊碑。
祠前古柏寻何处,坡后寒花有几枝。
天南奇气钟此老,眇视人间冕有蝉。
去曲江张半千里,继清献赵作三贤。
山高水远今犹昔,屋旧祠新人亦天。
府潭潭兮庙奕奕,公端委兮閟侐。
鼓奏兮佚愉,炙芬兮肸蚃。
分命兮祝釐,利成兮降墀。
赡箕尾兮概光,爇沉水兮奠桂浆。
惝清风兮穆穆,公欲下兮回翔。
扬之宫兮益之阁,终非吾土兮不能以乐。
大厦宁将一本支,先生于此有深思。
蜀杨已弭窥边衅,惠广曾调反侧师。
台鼎谁为经济侣,江湖且效傥忠祠。
菊坡千载人,白麻不能起。
忧国见赤心,流风在青史。
翳昔筮仕初,宾阳旧栖枳。
公暇阅国经,俨然见前哲。
星汉焕文章,冰霜穆风节。
灵凤超众禽,太山眇丘垤。
昭代论儒术,当湖孰并衡。
庙庭崇秩祀,峰泖蔚精英。
大道闻原早,斯文任独宏。
雁荡天台路险艰,多应特地隔尘寰。
不辞登陟来千里,为是东南第一山。
争望台星从海上,方知蓬岛在人间。
遗直兼遗爱,居今见古人。
殿中收白简,江上拥朱轮。
栋宇才函丈,琴尊喜对宾。
凤去台空,庭叶下、嫩寒初透。
人世上、几番风雨,几番重九。
列岫迢迢供远目,晴空荡荡容长袖。
象笏犹存旧典型,魏谟亦此振家声。
矧今故第堂堂复,不日新祠恰恰成。
嘉定间关全蜀险,端平仓卒护乡城。
大厦宁将一本支,先生于此有深思。
蜀杨已弭窥边衅,惠广曾调反侧师。
台鼎谁为经济侣,江湖且效傥忠祠。
相公出处系安危,当务何先谅熟思。
守令近民须选择,憸壬蠹国亟芟夷。
精蒐边面三军帅,早建皇储万世基。
玉陛传呼宰相来,欢腾海内翕如雷。
律身清介祁公操,佐主谋谟如晦才。
梦弼已知符众望,生贤益信应三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