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牲碑别正朔,祠祝虏衣冠。


神亦岂堪此,出门山雨寒。

驿树秋风急,关城暮角悲。


平生忠愤意,来拜华山祠。

华亭高处接诸天,松柏阴森滴笕泉。


玄默拟寻方外侣,清狂仍共饮中仙。


茅容避雨山边店,宗悫乘风海上船。

华岳独灵异,草木恒新鲜。


山尽五色石,水无一色泉。


仙酒不醉人,仙芝皆延年。

神君管领金天岳,坐对三峰看未足。


公余喜共客登临,恰我西行来不速。


樱笋厨开浴佛时,暂辍放衙事休沐。

真恐山灵笑我顽,白头持节竟生还。

篝火宵深兴转浓,可怜潭水断来踪。


只疑终有蛟龙护,玉室金堂未许逢。

我从秦川来,遍历终南游。
暮行华阴道,清快明双眸。


东风一夜横作恶,尘埃咫尺迷岩幽。

深岩踏遍寻归路,仙掌依然在碧虚。

无限游人重驻马,岂惟狂客倒骑驴。

挂图天汉朝霞上,落影秦关夕照馀。

古塔东偏景最奇,年深何处认苔基。


碧纱笼毁雷轰壁,黄缬林疏叶脱枝。


鹘没暮云天杳杳,鹤归旧里冢累累。

堂闭厨荒藓壁颓,重寻陈迹故堪哀。


残僧远避游山屐,饥雀空窥施食台。


鬓换绝无黑丝出,樽空不见白衣来。

贵人并鞚如轻鸿,承恩驰入华清宫。
道途先不止行客,策蹇奔趋乌帽风。


奚囊堕地何足拾,岂有篇章浪相及。

谁知玉井里,亦复有鸳鸯。


玉女洗头罢,莲花无数香。


更怜毛女好,于此素琴张。

走马街南百亩池,碧莲花影倒参差。


偶同人去红尘外,正值僧归落照时。


万事已为春弃置,百忧须赖酒医治。

平生犹未识红泉,今日才游石磴边。


宿雨半晴秋草湿,困来无处可闲眠。

少华中峰寺,高秋众景归。


地连秦塞起,河隔晋山微。


晚木蝉相应,凉天雁并飞。

君行值杪秋,飘飘登云巅。


笑弄石莲花,俯漱玉女泉。


秦时采松女,有无嬉紫烟。

感时怀古不胜情,肘后苍精夜自鸣。


禹迹九河沉大陆,秦关千嶂护长城。


华阳地敞堪归马,太白星高喜弄兵。

洞中鸡犬寂无哗,疑是秦人别有家。


偃盖古松垂五粒,缀珠奇树吐三花。


惊看玉井船如藕,遥忆蓬山枣似瓜。

凭高坐石阅人寰,今古匆匆醉梦间。


七国分争才半局,一丸何用闭重关。


转轮日月圈中急,挥麈烟霞象外闲。

下界风沙白日昏,山中幽胜更谁论。


参禅直踞莲花座,沐发轻翻玉女盆。


杳杳河源迷宿海,茫茫山势暗昆仑。

双华中分诧巨灵,丹青面面削银屏。


阴崖雪积岚光冷,古峡龙藏雾气腥。


百二关河分地轴,三千世界拱天庭。

崚嶒十步已三休,错认山腰是上头。


客子魂惊啼越鸟,仆夫力尽喘吴牛。


莺花已报青春晚,霜月先传白帝秋。

度栈休歌蜀道难,扪萝胁息凛相看。


乘危一盼头堪白,引满三杯胆尚寒。


擦耳崖前缘绝壁,回心石上俯惊湍。

山中仙酒足留连,更遣茅龙唤子先。


兴到拍浮斟玉井,醉来身世在金天。


水帘风动摇环佩,灵籁山空胜管弦。

九天飞瀑落岩扃,触石敲云鸟亦惊。


白昼雷霆喧暗壑,晴天风雨起寒声。


奔来溅沫侵衣湿,转入澄潭照胆明。

霏霏翠翠湿芙蓉,历险穷幽几万重。


呼吸天中通帝座,儿孙膝下拥诸峰。


石坛礼斗银河近,竹院吹笙玉露浓。

行携谢眺惊人句,载笔名山岂惮遥。


紫气临关迎露冕,青龙扶杖上霞标。


杯挥仙掌云摩荡,剑倚明星夜动摇。

探奇却笑昌黎怯,取道宁同襄野迷。


拍手三天招皓鹤,回头四海总醯鸡。


猿猱倒挂疑无路,縆索孤悬自有梯。

君不见醯鸡在瓮鹏搏天,蜉蝣朝菌笑龟年。
丈夫七尺岂徒然,三山五岳在屐前。


子长足迹半天下,千秋史笔悬高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