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雷开万象,散天影、入虚坛。
看峭壁重云,奇峰献玉,光洗琅玕。
青苔古痕暗裂,映参差、石乳倒悬山。

羽客笙歌此地违,离筵数处白云飞。


蓬莱阙下长相忆,桐柏山头去不归。

忆昨天台到赤城,几朝仙籁耳中生。


云龙出水风声过,海鹤鸣皋日色清。


石笋半山移步险,桂花当洞拂衣轻。

崔嵬海西镇,灵迹传万古。


群峰日来朝,累累孙侍祖。


三茅即拳石,二室犹块土。

名卿新治第,上宰旧连墙。


槐荫青青叶,星邻两两光。


林花裂锦狭,门路筑沙长。

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,积霖既霁,灏气澄肃。
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,乃治馔载醪,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。


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。

骑马寻幽度岭迟,老僧不识使君谁。


门开红叶林间寺,泉漫青山石上池。


残果已收猿食少,枯松欲折鹤巢危。

太白崭岩几百尺,仙人一去无消息。


临云时复倚栏干,独看千峰万峰碧。


昨夜长须城里回,报道湖上秋风来。

渐看华顶出,幽赏意随生。


十里行松色,千重过水声。


海容云正尽,山色雨初晴。

真心不废别,试看越溪清。


知汝机忘尽,春山自有情。


月思华顶宿,云爱石门行。

山林胜处说天台,仙佛多从此地栖。


司马八篇通道妙,丰干一语指人迷。


时逢好酒从容饮,莫把新诗取次题。

方丈蓬莱去渺茫,天台只在白云傍。


羽衣金策群仙过,珠阁琼楼八桂香。


采药有时逢道侣,挑包遇夜宿僧房。

好山看不了,遂借上方眠。


酒渴倾花露,诗清泻涧泉。


生无适俗韵,老欲结僧缘。

直应天授与诗情,百咏唯消一日成。


去把彩毫挥下国,归参黄绶别春卿。


闲窥碧落怀烟雾,暂向金庭隐姓名。

应缘南国尽南宗,欲访灵溪路暗通。


归思不离双阙下,去程犹在四明东。


铜瓶净贮桃花雨,金策闲摇麦穗风。

华裾绿发等青春,诗似机云定后身。


家学乃翁真具眼,祖风当代岂凡人。


字中仙爪便搔痒,句里灵犀解辟尘。

东南云路落斜行,入树穿村见赤城。


远近常时皆药气,高低无处不泉声。


映岩日向床头没,湿烛云从柱底生。

讲散重云下九天,大君恩赐许随缘。


霜中一钵无辞乞,湖上孤舟不废禅。


梦入琼楼寒有月,行过石树冻无烟。

孙子荆家思有馀,元戎曾荐入公车。


百篇宫体喧金屋,一日官衔下玉除。


紫府近通斋后梦,赤城新有寄来书。

师作天台去,长亭复短亭。


焚香参祖塔,振锡动山灵。


石罅移菖歜,松根斸茯苓。

暂游行李少,几日到天台。


船带落潮发,月从前浦来。


花源香不断,药地绿成堆。

驱车尘冥冥,隐见孤塔圆。


大佛相接引,一径横苍烟。


升堂坐初定,微风度檀栴。

五年一日暂失忧,听说东西两天目。


雨中独行世境异,有目所见惟松竹。


千盘万转出云外,晚投佛寺仍山足。

石头路滑我重来,白玉莲花处处开。


徒向愚溪记灵怪,颇疑虚费柳州才。

青冥路口绝人行,独与僧期上赤城。


树列烟岚春更好,溪藏冰雪夜偏明。


空山雉雊禾苗短,野馆风来竹气清。

青冥通去路,谁见独随缘。


此地春前别,何山夜后禅。


石桥隐深树,朱阙见晴天。

驻马扶游兴,招提背郭开。


只堪吾暂憩,不谓尔能来。


香饭青蔯供,轻衫白氎裁。

冲寒此日城西寺,酌茗看山兴未涯。


塔外风传群帝乐,林间雪是讲坛花。


闻钟客散催疲马,施食僧归起倦鸦。

萧瑟泓渟胜转饶,华池一镜隐岧峣。


青莲色借青天近,玉乳寒分玉洞遥。


树底流云停客榼,竹间凉思满僧寮。

十年三踏天池路,路转峰回胜自知。


树老寒暄无异色,山深向背有馀姿。


寺当托钵分斋候,僧是闻钟出定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