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红霞潋滟碧波平,晴色湖光尽不成。


此际栏杆能独倚,分明身是试登瀛。

微风不动敛涛湍,组练晶晶色界寒。


斜照发挥犹未尽,月明残夜更来看。

平波不尽蒹葭远。
清霜半落沙痕浅。
烟树晚微茫。

修眉扫遥碧,清镜走回流。
堤外柳烟深浅,碧瓦起朱楼。
分付平云千里,包卷骚人遗思,春色入帘钩。

泽国盛梅雨,涨潦弥两涘。
常时侵溢患,乃复到城市。
纳湖迫西闉,冲突固其理。
仙家十二楼,俯瞰芙蓉渚。
象田耕玉烟,龙气生珠雨。
凤麟远水接空蒙,小瀛夜折蓬莱股。
湖水浸坤轴,湖光混太清。
风来縠纹起,夜静镜奁平。
初讶琉璃软,还疑组练横。
西湖秋色近如何,落日轻桡载酒过。
缓带元戎移小队,长裾狂客共高歌。
纤纤新月窥霜柳,飐飐香风折露荷。
城南方沼尽栽莲,得雨花开晚更妍。
自有清芬来袭袂,不须红粉笑当筵。
彤霞晕脸深还浅,碧盖跳珠碎复圆。
琳山寺前雨翻盆,辟邪渡头争渡喧。
湖光主人敬爱客,解装咄嗟开酒樽。
江城花尽柳亦老,薄暮欢娱怜草草。
楼倚清秋爽气高,眼明百里见纤毫。
风行绿野翻清浪,雨到青林起暮涛。
几树好花开别岸,一双飞鸟趁轻舠。
紫茸香浮薝卜树,金茎露滴芭蕉花。
幽人倚树看过雨,山童隔竹煮新茶。
雨随牛迹坡坡绿,云转山腰树树齐。
江阁晚添凉似洗,隔林时有野莺啼。
晴山远树青如荠,野水新秧绿似苔。
落日湖光三万顷,尽随飞鸟带将回。
天风吹雨过湖去,溪水流云出树间。
楼上幽人不知暑,钩帘把酒看虞山。
海虞之南姑胥东,阳城湖水清浮空。
弥漫巨浸二百里,势与江汉同朝宗。
波涛掀簸日惨澹,鱼龙起伏天晦蒙。
涌金门里春如海,虚阁亭亭瞰水涯。
画栋留云高缥缈,雕阑转月澹交加。
杜陵万里桥头酒,贺监千秋观里花。
共喜忘怀势利间,每逢嘉景便开颜。
梅花冒雪轻红破,湖面先春嫩绿还。
浮蚁浓来当为釂,冥鸿高举不须攀。
雪尽尘消径露沙,公家池馆似山家。
翠痕满地初生草,红气通林未放花。
匝岸平波清照雁,压城危榭斗回鸦。
东风不能和,朔雪屡成晦。
置酒高亭上,豁与清景对。
霏微远林表,萧散平湖内。
凝云变晴景,积雪满山丘。
公子延绮席,美人回彩舟。
逶迤度飞阁,窈窕接层楼。
兹楼俯吴甸,百里见虞山。
云归飞鸟外,帆落大江间。
河源或可到,星使几时还。
朝拂昆城涨,暮瞩海虞孤。
日照帘旌里,萧条粉墨图。
晴峰抹出海虞山,宛在空明野水间。
范蠡不骑丹凤去,仲雍仍驾彩云还。
浪花光闪芝三秀,雾雨寒增豹一斑。
顾家湖光山色楼,登览近在西檐头。
朝烟帖水白初散,晴云出坞青相缪。
浪花铄闪上初日,崖气澄横如凛秋。
羊酪莼羹本异区,江湖随俗语娵隅。
紫鳞拨刺冲文荇,翠羽翩翾过绿蒲。
舴艋兴饶青络马,笭箵自当紫微壶。
客行终日厌区区,暂借晴光照坐隅。
水漾龙鳞浮窣堵,莼开雉尾供伊蒲。
欲随渔子飞双桨,似与仙翁在一壶。
面揖清光万顷陂,满檐秋色曙阴微。
回环远岫烟中辨,片段闲云镜里飞。
富冶地饶民讼简,洞庭风便客舟稀。
四年尘沙中,奔走日不给。
空歌下泉诗,颇愧夔子集。
今晨出军府,心与归鸟急。
智仁予所乐,平湖仍对山。
神交鱼鸟外,兴移蒲柳间。
闲云卷幔入,落日棹歌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