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报言宗族竞寻芳,共到吾庐赏海棠。


亭下定知春烂熳,花间想见醉淋浪。


长年心著神仙窟,此日身縻云水乡。

闲穿修竹行,时把孤松抚。


身世两相忘,恍如居洞府。

人心生剑戟,世路足风波。


只有归田好,谁能自揣摩。

落日望湖山,山在空蒙里。
剑佩冠裳整顿严,欲作崔嵬起。


我病正无聊,见此奇男子。

经始中丘隐,三春在竹林。


云朝供桂酒,风夕助兰吟。


佩服搴湖上,糇粮采涧阴。

吴山东南秀,葱郁盘帝城。


西湖据其趾,御气通波心。


馀膏被草木,蔚眼皆欣荣。

平生知旧一李友,别后长关白板扉。
偶有客来孤鹤起,也无人觉小舟归。
尽渠俗子频相恼,只恐仙禽未肯飞。
伯子尧夫豪杰人,四时佳致四时春。
静能观动一机活,会复乘元千古淳。
造物生生还化化,世情故故又新新。
毅斋大老除新绶,名节尤偏无所尊。
曾是胪传第一唱,却留衣付外诸孙。
挹挼柳汁初承渥,称泛霞觞共拜恩。
橘园亭畔市多尘,曲院桥边境转清。
山色湖光精舍敞,笔床茶灶钓船轻。
奈何一字不堪煮,且与三贤相并行。
南屏环拥翠云堆,谁遣精庐特地开。
祭酒先生甘隐遁,燃藜太乙忽飞来。
胸中礧磈五千卷,门外芙蕖十万栽。
徐君有湖山,梁君书舍湖山间。
徐君湖山如画图,梁君书舍不可无。
徐君即得专二景,眼中交游皆管领。
冬霁郊原静,天开水墨屏。
疏林出茅屋,寒日翳云汀。
逸思迢玄览,长歌入紫冥。
春江涨流夜喧作,霖雨如膏滞山郭。
新图坐阅类经行,金彩湖山肆游乐。
谁家门巷柳烟丛,别渚舟帆花雾幕。
南山北山秋色,东崦西崦人家。
倦客不归头白,数年空负烟霞。
况侯昔居白云中,爱写纨扇生秋风。
千岩万壑不盈尺,山桥草阁连青枫。
清溪漠漠春流急,苦竹丛深晚烟湿。
诗画精神二美全,满堂风雨起云烟。
更怜仿佛五湖口,欲学鸱夷放钓船。
遁迹湖山几世同,湖山移在故园中。
画图不假丹青笔,疏凿真如造化功。
孤阜未荒和靖业,钓台常仰子陵风。
西湖南山和靖庐,西山东湖清隐居。
皇天从来具老眼,胜地不肯栖凡夫。
眼中四时风月景,胸次万古皇王书。
曲沟流水绿蜿蜒,正值春风上巳天。
不是永和东道主,一觞亦复会群贤。
渊明千载人,风节仰孤峭。
岂惟辞督邮,莲社不得召。
书不求甚解,眼高得玄要。
笔力谁能似虎儿,思陵亲为御珍题。
小臣不识湖山好,但欲扁舟泛剡溪。
华表归威可手攀,新亭风景落眉间。
千年宇宙千年事,万里湖山万里天。
庭蠡水来仍水落,衡庐云起复云闲。
结屋红尘外,何人可得群?
高情洞庭水,逸兴九疑云。
渔唱江花晚,樵归野兴曛。
是中最佳处,凉月夜纷纷。
夕景敛馀辉,湖山喜幽寂。
桂花散清芬,松树带寒色。
玉蟾天东来,下照湖水碧。
崇文楼上倚阑干,万里乾坤眼界宽。
昨夜湖中风雨过,西山翠色未曾干。
郭外湖亭柳未芽,平堤春色逗梅花。
游人更拟西陵路,肠断东风不到家。
苏堤桥上玉钩斜,皎皎明河欲溯遐。
无尽笙歌慰佳夕,不知凉露湿蒹葭。
放艇湖归月欲倾,秋还水气薄寒生。
数声鹤唳沧洲外,唤醒酕醄已解酲。
幽园选胜得篁塘,湘竹来风拂药房。
百尺红楼烟里出,望中黄鹄入苍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