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露湿青松细细香,旋呼拄杖踏斜阳。


三生旧发游山愿,一卷新传辟谷方。


云外未论笙鹤近,尘中实厌簿书忙。

云闇苦竹市,雨来乌石冈。


驾犁双犊健,煮茧一村香。


天地君恩重,风埃吏责忙。

晓出笮桥门,天低日未暾。


绿陂寒淡淡,白雾远昏昏。


古路乱车辙,行人惊雁群。

野花垂路止人行,田水偏寻缺处鸣。


近浦人家随曲折,插秧天气半阴晴。

紫玉盘盛碎紫绡,碎绡拥出九娇饶。


却将些子郁金粉,乱点中央花片梢。


叶叶鲜明还互照,婷婷风韵不胜妖。

看尽徽苏谱与园,牡丹未见粉丝君。


春罗浅染醋红色,玉板蹙成裙摺纹。


头重醉馀扶不起,肌香淑处澹仍芬。

每岁秋犹热,今年闰故凉。


松稀青有数,山远碧无常。


阵阵金风细,家家玉粒香。

驱车陟连冈,振辔出林莽。


雾露晓方除,日照川如掌。


行行遵曲岸,水石穷幽赏。

夜静吴歌咽,春深蜀血流。


向来苏武节,今日子长游。


海角云为岸,江心石作洲。

潮风连地吼,江雨带天流。


宫殿扃春仗,衣冠锁月游。


伤心今北府,遗恨古东洲。

江流去不定,山石来无穷。
步步有胜处,水清石玲珑。


安得扁舟系绝壁,卧听渔童吹短笛。

往年因雪霁,偶入西溪,何意得见世外佳景。
日虽露影,雪积未疏,竹眠低地,山白排雪,风回雪舞,扑马嘶寒,玉堕冰柯,沾衣生湿。
遥想梅开万树,目乱飞花,自我人迹远来,踏破瑶街十里,生平快赏,此景无多。

旷土茫茫无主名,朱门惟恐籍分明。


老农犹记淳熙事,太息文公志未行。

苕霅清秋水底天,夜帆灯火客高眠。


江东可但鲈鱼美,一看溪山直万钱。

山花零落红与绯,汀烟蒙茸江水肥。


人担犁锄细雨歇,路入桑柘斜阳微。


深喜东州云寇去,不知西狩何时归?


清平时节何时是,转觉人心与道违。

行尽白云际,乘槎过水西。


稻田秋后雀,茅舍午时鸡。


野饭自不恶,村醪亦可携。

残生拟觅山中伴,万事厌从儿辈谈。


笑我携家常作客,羡君买地已成庵。


早将辽海千年梦,换得曹溪一滴甘。

道人不爱葛藤禅,参得维摩妙法门。


颇怪后三犹有说,要从全一便归根。


昭文琴在何须鼓,惠子书多亦费言。

歙州民与睦州民,比似吴儿大较贫。


为问山中有何好,山中剩有读书人。

蕨拳欲动茗抽芽,节近清明路近家。


五日缓行三百里,夹溪随处有桃花。

青溪元是歙东乡,吾祖于时肯宝黄。


避地江南结庐处,同时邻舍有严光。

花间预想到家时,笋蕨堆盘荐酒卮。


点检儿童参小学,招呼朋友说新诗。

野桃篱落鹊双鸣,春晓微寒放嫩晴。


汛扫松楸家已近,犹馀七日是清明。

刺桐花发草如蓝,欲卸绵袍剪纻衫。


一夜春霜忽如雪,江南天气不宜蚕。

夜寒如觉有猿吟,积翠重苍万壑深。


下水轻舟弦脱箭,盘山细路线穿针。

晚风微劲喜新晴,夜半船窗漏月明。


卧看孤篷摇水影,悠然枕上一诗成。

水杨梢上欲绵飞,犹觉春寒未解围。


为怕江风吹客梦,船篷缺处塞蓑衣。

乘时盗贼起风尘,战血苔痕几度春。


古庙仅能存大树,荒山犹自少行人。

立岸儿童看客过,人烟近处放牛多。


万株漫自栽桑柘,一缕何曾织绮罗。

覆野春阴不肯晴,舟中无酒亦无饧。


故教客子知寒食,时有梨花一树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