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怀玉昔经游,星移二十秋。
山川旧图画,俦侣散浮沤。
无计寻丹药,何由驻碧眸。
夭桃三月红雨飞,水边修禊春风微。
采兰仕女青玉佩,折花郎君白袷衣。
接天草色日将夕,满路莺啼人未归。
到底神山不可名,此间疑即是蓬瀛。
晶莹一气冲云出,缥缈三峰削壁成。
翠水瑶池应仿佛,琪花珠树不分明。
天外玉芙蓉,晶莹彻几重。
可望不可及,无夏亦无冬。
海上殷红日,云间描白龙。
寻幽高步碧山巅,虎啸龙吟百感添。
万籁光明银泻地,前身明月谛真诠。
忆长安握手萧寺,倾倒风流如许。
讲毗昙、年少重僧弥,把团扇、名齐法护。
连宵过、喜听蝉联语。
花影兰砌。
碧天净,薰风起。
乍看皓质,又闻娇语,云母屏前,绡帏堪倚。
地扼东南隘,无关亦号关。
楼当三面水,城割半边山。
天马澄江外,虹桥落照间。
秋云元自无心,那曾系得归心住。
阳关酒尽,灞桥人远,也须别去。
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。
楼倚云屏江泻镜。
尊俎风流,地与人俱胜。
酒力易消风力劲。
绿静春江似鸭头,半涵山色半侵楼。
归心暗与流争急,亟就长年问去舟。
怀玉山头月半轮,江风畟畟水粼粼。
不知桂阙寒多少,剩有寒辉照远人。
石岭西来竹屋幽,蹇驴归去晚山稠。
溪头霜叶似花落,天外白云如水流。
玉山之堂风日好,高居共喜值清时。
紫箫度曲频行酒,彩扇分题即赋诗。
溪树积阴疑雨过,水花流影若云移。
我爱虎头公子贤,高怀历历泻长川。
酒樽花底分秋露,茶灶竹间生白烟。
日落渔庄听雨坐,风微草阁看云眠。
西墅幽期每自知,晚来无物不宜诗。
白蘋点缀秋波远,红树留连落照迟。
亲老正当贫贱日,身轻唯荷圣明时。
日夕南窗云,水生东北汇。
开筵草堂接,拄笏玉山对。
泂酌兴未央,清吟心每醉。
玉山亭子仙人筑,小似桃源隐者家。
天近方壶知剑气,水从清汉接星槎。
参差凤吹空歌迥,烂熳龙香醉墨斜。
羡君家住玉山傍,地势江流接草堂。
书卷已传秦伏胜,钓竿还学汉严光。
溪毛秋冷珊瑚小,野竹寒深翡翠长。
巷南亭馆春风树,魏紫姚黄取次开。
翠羽当窗林影丽,红云绕坐国香来。
凝酥暖泛金壶酿,群玉晴笼锦帐埃。
娄江东流五十里,一溪青界娄江水。
溪中有水山为辉,结庐人住桃源里。
虎头几叶之云孙,彩袖斑斑奉甘旨。
驰逐为家贫,阳生岁又新。
须眉半将白,天地一闲人。
梅萼香东阁,桐阴静北邻。
白水青山杳眇边,每怀高节自茫然。
不从猿鸟疏名姓,虚托鳞鸿问岁年。
灯外檐花清夜雨,江头云树暮春天。
东住有高塔,名与福城并。
九日陪诸贤,登临期绝顶。
秋深木叶落,不觉天地迥。
十日春泥懒入城,满湖风雨未开晴。
草堂欲补宁忘破,沙鸟频来莫漫惊。
桥外柳条随意绿,坐间苔色傍人生。
高君自家会,招此真率宾。
昔人酒令图,一行当一新。
少焉日卓午,飞马秋风尘。
玉山之堂湖水东,朝来佳气郁葱茏。
鹤飞琼圃三株树,鳌戴昆仑小朵峰。
雨里买鱼溪友过,花间吹笛野人逢。
仲春会桃源,青年映霞举。
道人吹铁笛,主者捉玉麈。
野航晨不渡,溪渔来何许?
攲坐蟠根阴,匡庐故仙侣。
月□影散阎浮树,风送将开智慧花。
□约清秋□□□,□□□□列毗阇。
玉笛飞空过洞庭,西山不改旧时青。
短长桥下风雨夜,知是老龙来听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