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翩翩白鹿夹车游,自得神君岁有秋。


谢眺最宜山水郡,金波丽句照炎洲。

斯人中土彦,未老即重泉。


荐鹗推前达,乘骢忆少年。


声名起霄汉,词翰落云烟。

大夫元旷达,襟抱绝尘氛。


香署星辰列,清班鹓鹭群。


两都看宦达,百寀重廉勤。

乾化昭于穆,炎明浃世仁。


涵濡存一德,覆载表英臣。


伊昔称专柄,公才独迈伦。

相府陪高议,于时适共荣。


开怀叙畴昔,协力冀登平。


几日违言笑,何期隔死生。

公昔魁多士,予时托后尘。


交因荷心照,义实过天伦。


进始欣连茹,官终愧积薪。

早冠廉良选,寻专翰墨盟。


上知唯直道,人爱是纯诚。


枢极权无挠,台衡论必平。

高人自昔爱云林,拟作幽居寓素心。


遁世每怀箕叟隐,题诗聊效谪仙吟。


几番白鹤迷秋梦,半树青萝补夕阴。

人家星散住村墟,第二港头潮水初。


蛱蝶一阑花院落,乌犍千亩雨犁锄。


养鱼已得陶朱法,种树还抄汜胜书。

大愚不了戾儿孙,开化重兴正赖君。


便请踏开关捩子,何妨地炙与天薰。

睿主龙飞日,如公旧学臣。


忠言关国计,清节映廷绅。


岁月身多外,江湖泽在民。

大节元无玷,中心本不欺。


排奸力扛鼎,忧国鬓成丝。


方喜三旌召,俄兴一鉴悲。

青天洞荡浮云开,东方月出临高台。


光流碧汉轮飞度,影入湖波魄共来。


贤主嘉宾长会合,同光共景且徘徊。

风送老莺啼禁树,春随红旆过江干。


文昌夜度三台近,玉剑晴浮五月寒。


一代云龙虚鼎席,百年礼乐属春官。

台斗光芒临紫极,东风行色动江干。


春归吴苑晴花合,天入燕云晓旆寒。


礼乐百年开万国,星辰入座肃千官。

诗酒能消一半春,紫微才调复知兵。


黄河九曲今归汉,独上高楼故国情。

嗟予语敬之,敬之当听予。


敬亦无不在,语子敬读书。


当其未读时,天君自俨如。

鹤亭海鹤姿,独立未入群。


依然在人寰,翛翛见风神。


古来贤俊者,气习不能沦。

而翁吾榜秀,不见久云亡。


贤嗣新宫幕,名门复发光。


历言维老母,八帙在高堂。

剥馀天亦复,天地讵无心。


独观剥复几,千载逢知音。


流行与充塞,浑沦曷升沉?


此事无声臭,茫茫何处寻。

明朝骢马又何之,眼见东巡西怨时。


短歌忽被风吹去,都落人间作口碑。

维三十六峰,秀甲东南服。


笃生大中丞,如海王百谷。


夙偕武夷君,并主赤城箓。

琅琊门第旧称雄,握手翩翩大令风。


函谷云霞新紫气,燕台日月旧青宫。


竹枝赋就徵才子,桃叶歌成教短童。

嶪嶪罗浮颠,上有瑶石台。


秘书起岭表,恍若登峨嵬。


古心亦古貌,多艺仍多材。

江左弘风流,吴中盛才杰。


文章固挺出,翰藻弥不乏。


长洲一散吏,势乃倾六合。

嘉皇三十载,薄海飞长鲸。


波涛蹴宇宙,势欲东南倾。


定远起列校,巍然任彭黥。

张公产岷峨,夙抱文武略。


伟哉沈深度,宛若未雕璞。


通籍游皇都,浩气贯碧落。

猗与大司空,突兀起江右。


烨如匡庐颠,罗列千万岫。


弱冠登岩廊,老宿推领袖。

清河维哲昆,颍川实难弟。


太常何英英,二十夸谒帝。


隽声走上国,唾手拾巍第。

洪荒忽中辟,宇宙钟人豪。


间气五百年,一旦开皇朝。


天挺琅琊公,河汉骑斗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