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来朝十二旒,将出未央殿。


微闻嘉莲开,独许侍臣见。


嘉莲其如何,层楼拥霞片。

君家得莲种,远自浙江湄。


明烛然深碗,浓朱画细丝。


盛开尤菡萏,到落不离披。

江城五月江雨晴,荷花到处红交横。


宋家池上瑞莲生,袅袅出丛抽一茎。


茎端菡萏开两朵,忽似娥皇将女英。

柳边又报瑞莲开,持与南薰讨论来。


君子花宁儿女态,隐居人岂艳阳才。


一经在昔曾双荐,三世于今不异财。

草塘晚泛亦佳哉,谁为贫谋献鲙才。


自入船来银泼剌,且留客共月徘徊。


不须溪友投竿线,径与诗人上酒杯。

得种初非相府莲,谁令连蒂擢山泉。


东西玉已几相属,大小乔今双欲仙。


坞曰荷嘉真是矣,人言花是岂其然。

风神如此秀。
合双玉名龛,双柑携酒。
供作双仙,一代才人低首。

芙蕖开处傍池亭,花结双头媚晚晴。


两隗骈肩如欲语,二乔并首似含情。


同心净植真奇种,联蒂腾芳以瑞名。

晓来雨歇风生,素商乍入鸳鸯浦。
红蕖翠盖,不知西帝,神游何处。
罗绮丛中,是谁相慕,凭肩私语。

好花移入赵家堂,当日谁将比六郎。
解语自能留醉客,倾城元不数诸姜。
小池幻出西湖景,美种分来玉井香。
若耶溪上我曾游,不似君家景致幽。
别有乾坤藏雨露,更无花卉并夷犹。
袭人香气清吟骨,蘸水浓妆豁酢眸。
谁移仙种自濂溪,几朵红妆出水齐。
帘幕风来香远近,阑干月上影高低。
但教有酒供清赏,不怕无诗入品题。
绿水薰风出绛莲,濂溪丰韵小窗前。
清标不愧名君子,窈窕何曾让水仙。
丹脸笑回霞彩艳,翠钿香浥露珠圆。
花开自有婵娟伴,牵人情绪迷人眼。
寂寞双红不动时,皇英对立湘江晚。
芳心向背如相结,媚脸高低开已半。
青山碧涧秋前立,莲酒和诗字字香。
饮尽却愁君共醉,更将双井洗肝肠。
香拥红云,影摇青盖,水宫竞斗明妆。
天然异种,谁数并头芳。
月地恍疑人影,湘妃醉、春散香囊。
晓镜摇空髻耸丫。
夜盘承露掌分叉。
翠芳绰约总无华。
弹压寻常草木姿,红衣长爱濯涟漪。
风前合璧娇难偶,月下连环影亦奇。
香远似分三竺妙,根深应受百年滋。
野老惊传得异姿,靓妆骈首照沦漪。
暖风拍拍薰初醉,小雨涓涓洗更奇。
云幄有情长遣护,化钧随力暗相滋。
懒将脂粉涴天姿,并倚薰风占碧漪。
价抵黄金千未惬,秀钟红玉两争奇。
水仙步稳青霞蹙,湘女衣轻白露滋。
冰绡凝粉,晓烟织雾,池塘绕遍清香。
娇倚瑶台月,凌波影,罗袖水佩风裳。
丝丝五彩同心结,愿身化、叶底鸳鸯。
三千莲媛里。
看锦绣屏开,同心花蕊。
翩翻翠障,仿佛旧家仙袂。
灼灼芙蕖澹澹风,龙津毓瑞到芳丛。
孤标秀引澄湖绿,双萼辉迎晓日红。
倚槛并怜娇欲语,淩波齐讶步逾工。
映水双开带晚烟,丹葩浥露斗鲜妍。
瑶堂地产金莲瑞,蒿里人归玉府仙。
并立江皋珠佩冷,相亲汉苑晓妆偏。
莲之为瑞固有之,水神岂肯轻钟奇。
双花仅见子辱表,并蒂尝著原父诗。
未如今年荆州幕,拔萃出类罗方池。
喜对荆人一笑嫣,吾邦今见此嘉莲。
脂容妩媚目疑幻,玉貌参差骨是仙。
试把万葩千卉较,曾无一蒂九芳连。
井废泉因塞,池通藕并花。
相民流帝泽,润物到桑麻。
地僻经行鲜,亭孤野望赊。
千机云锦里。
看并蒂新房,骈头芳蕊。
清标艳态,两两翠裳霞袂。
高斋谁送芰荷芳,异色灵葩迥不常。
空翠幻含冰壑玉,彩霞横抹华峰霜。
仙妆自识红三变,金沼元堪赤共光。
双花相向复相辉,白帝西游拥一妃。
羽盖风清朝并载,珠宫月冷夜同归。
翠房已作鸳鸯结,红粉那成蛱蝶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