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岁暮乡关远,天涯手重携。


雪埋江树短,云压夜城低。


宝瑟湘灵怨,清砧杜魄啼。

落日熔金万顷,晴岚洗剑双锋。
紫枢元是黑头公。
佳处因君愈重。

年来世事如狂澜,谭文容易谭兵难。
儒臣动云娴武略,一夫攘臂心先寒。


武定先生文进士,平时不喜谈戎事。

曾倚瑶台喝月行,嗔他鸾鹤不相迎。
当时酒态公然好,今日诗狂太瘦生。


千百辈,尽容卿,问谁堪与耦而耕。

斫屣吹箫吴市间,恨无大药驻红颜。
诗情浩荡风中絮,身计微茫海外山。


耽放浪,恣萧闲,烟波境界十分宽。

泮池雨过新水长,江南鳜鱼大如掌。

沙边细荇时吐吞,水底行云递来往。

其间种类多莫辨,短者如针细如线。

野梅消息近,踏冷访林端。


东阁尊空满,南枝雪半残。


疏条未禁笑,真态欲欺寒。

晓梦兼雪清,寒光拥卧榻。


峰峰沉睡容,几日断行趿。


冻笔写幽栖,穷途天使合。

可是相逢意便深。
为郎巧笑不须金。
门前一尺春风髻,窗内三更夜雨衾。

新裁犊鼻似相如,只合临池兴有馀。


年少莫谈惊座事,几人能爱撮襟书。

六鳌既失守,十洲俄半摧。


苍然东海色,忽堕一峰来。


插云斗柄出,浴日扶桑开。

仗剑出门去,高堂悲不胜。


婴母既知废,陵母亦知兴。


送子涉淇河,倚闾泪沾膺。

中年哀乐宜丝竹,此意惟应逸少知。


恰好流觞逢曲水,管弦添写在山时。

但无丝竹有东山,要乞丹青补黛鬟。


莫被比邻文信国,满前姬侍笑儒酸。

一树梅花伴索居,东风时为扫庭除。


清吟不喜安难字,适意聊因想误书。


冲雪客来仍返棹,乘风仙过暂持裾。

衡岳去天能几何,一株松下月明多。


南极老仙骑鹿过,一瓢斟月两崖歌。

十年书札满林皋,先后青云识彩毫。


海内文章司马擅,洛中才望士龙豪。


一珠投处开尘榻,双璧联时坐缊袍。

未老先思退,君恩特赐还。
何为开绿野,吾不负青山。
踪迹市朝外,身心泉石间。
琼台气谊旧交多,廿载长思策杖过。
乞食事难羁曳履,宦游人喜得鸣珂。
天遥帆影风初暖,岛上琴声气更和。
朵云心笺,霞尾露泫。
芝英红茜。
想前身,在珠宫,捣霜同炼。
镇日掩书窗,心闲万境忘。
汲泉烹苦茗,添火试沉香。
琴韵清宵远,诗声白昼长。
一室清如洗,翛然绝俗嚣。
字临春景蚓,画辨午时猫。
烟净芸香细,风微竹汗消。
画得苕溪歌小山,青青丛桂洒松关。
春来有酒还招隐,万片桃花水一湾。
愧是忠良一派孙,笔锋常欲讨无君。
不忘祖武思绳处,第一当从此地论。
篁竹无言阅岁华,倚墩宁欲逞豪夸。
如言实重名非重,应笑人间复姓家。
轩皇何处有丹池,万仞黄山踞歙黟。
墩与此山元异脉,有灵应笑客何为。
胜地蒙污自不该,岂嫌舆隶爱公台。
片言只欲求今是,何姓非从古圣来。
王谢墩名一任谁,故园黄竹我须知。
金盘华屋杨家果,此说方应是可疑。
难将疑似幸全宗,毕竟篁黄字不同。
黠盗关心生杀处,岂应无语过湘丛。
璞也全身朴受诛,怜宗终复胜怜儒。
仙芝正作诸戎首,何怪蕲黄血满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