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暮问津去,仙源意可通。


但寻流水入,不见桃花红。


归路日将夕,逢君话未穷。

独立红尘外,低垂白发新。


松高云里影,僧老佛边身。


出处输前辈,蹉跎愧好春。

江城朝放棹,冲破沧浪烟。


辍棹入林去,春风相后先。


焚香煨芋火,拾菜种花田。

所托自高远,悠然思岱宗。


审能存劲节,何用寄孤峰。


带砺齐铜柱,风云迈赤松。

柴门连日雨,且得暂时关。


风入如无树,云来不碍山。


隔城通一水,为屋各三间。

舟楫送羁客,门闾倚老亲。


分明眼前事,疑杀意中人。


大海载孤月,单车转只轮。

举世尽行役,出门胥问津。


蹉跎百年内,离合暂时人。


几欲成高蹈,今来愧隐沦。

两地残冬共索居,一般穷岁总堪除。


人遐自合传幽绪,春至偏宜趁捷书。


日月天中无远近,风涛海外任盈虚。

良知一炬百年光,千载岐羊乍识乡。


道在斯文关后死,功馀我武诵维扬。


清朝砺带乾坤壮,圣庙牺樽日月长。

种种元非为请缨,弄丸来往只无名。


杞人徒自忧天坠,禹域空闻说地平。


天上风云劳梦寐,世间贤哲几弓旌。

即看几几仪形外,也到休休乐善时。


陋识岂能酬远业,高情兼已拜新诗。


逢人只说苌公学,知己长怀鲍叔思。

长鱼有奇种,运鬣翳南溟。


一朝生羽翼,九万起云程。


二仪范淑质,日迈月斯征。

从容已了皇华事,兼与江山询胜名。


海岛或因逢葛老,金华方许访初平。


联翩双舫酬诸作,出没千峰见一旌。

韩公学孔子,不陋九夷居。


诋佛讥君王,道大忠有馀。


南迁八千里,文墨以自娱。

少小思尚奇,薰风琴欲和。


规模与时背,场屋屡摧挫。


大道窥五原,高论读二过。

平生漫学乎欤哉,心茅胸棘锄不开。


得公新诗一再读,便觉胸宇清无埃。


银钩妙画发光艳,照眼有如参与魁。

鲁酒三杯却到齐,诗坛老将胜山西。


气馀殿上欲折槛,清见胸中不糁藜。


聊复忘机对禅榻,未应采药赴桃溪。

人物堂堂大国齐,难窥赐履地东西。


心才遇日即倾藿,身或在山谁采藜。


隐德犹能及枯骨,安车行见起磻溪。

先生名与卞山齐,贱子来归自瀼西。


自愧蒹葭难倚玉,暂教松柏俯同藜。


万言谠论惊天阙,八咏高才压婺溪。

神仙乞与返魂丹,枯木能成处子颜。


雅乐声中逢魏绛,重围解后见齐环。


九龄赋妙那能继,三峡诗高未易攀。

辟谷留侯早得仙,庆钟苗裔福如川。


少年为佛魁千佛,今日生天作二天。


西掖代言词俊逸,东湖题壁墨澄鲜。

年少如君种种堪,文场世事两俱谙。


何忧晁错不高第,未怕杜陵无好男。


况有田园足耕养,好穷水陆奉肥甘。

送别鄱江日未赊,诗人相问忆金华。


乌衣巷口见归燕,万里桥西思浣花。


持节要先苏赤子,摄身未用踏苍霞。

甚矣今年老见侵,玉芝堂冷敝衣衾。


梦魂夜夜寻兄弟,率饮亭前坐石砧。

六月离家忽莫冬,郡斋清夜拥炉红。


细看庆朔堂前雪,正似梅花溪上风。

堂有慈亲养且耕,游从毛颖楮先生。


新诗寄我尤清绝,深喜牢之有外甥。

贤关今日阳司业,家在白蘋溪上州。


笔下波澜含震泽,胸中意气属清流。


弁山叠拜南金赠,泉岭远蒙明月投。

出处平时正且严,犹于瓜李谨疑嫌。


两溪水照新明月,六客堂逢旧紫髯。


安定化应孚学校,谢公思已结闾阎。

老来忧患苦无端,一笑相逢强自宽。


诗律频调代音乐,寿觞满引当仙丹。


二山坐对事非偶,三径思归盟不寒。

不须蜡屐上林端,高处登临眼自宽。


䆉稏风翻梅里白,离支日照鹤顶丹。


山川满目如京洛,台榭侵云类广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