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人物西江第一流,八年麾盖滞东州。


新恩宠亚三湘镇,远道争迎五两舟。


春宴喜闻京国语,云帆高望渚宫收。

身闲居自僻,岂必在山阿。


寒灸青藜火,行吟哨遍歌。


诗能穷学士,酒亦病维摩。

一从出塞骨先残,扶病归来怯路难。


寒雪有心依破衲,枯肠无力进朝飧。


呻吟亦可参清梵,诗句真同续命丹。

举世皆兵革,安居自朔庭。


佛容参米汁,客与论棋经。


衾薄风侵骨,心空月在扃。

不识长安乐,何如东海隅。


夜寒闻鹤语,榻短学僧趺。


兴至诗涂壁,饥来雪满盂。

数椽聊自可,欹枕抱书眠。


窗阔堪延月,茆疏好见天。


残毡犹马革,点雪即花砖。

坎止流行亦漫然,斯文未丧本关天。


冥鸿云外知谁报,怨鹤山中不得眠。


连榻故人非楚越,杖藜幽约在林泉。

抖擞孤怀十日谈,不将幽愤托巫咸。


别来断雁虚秋信,梦破惊猿忆晓岩。


脱叶趁风声互答,归鸦赴日影相衔。

室中元自有天游,海内如何止九州。


送老只凭书万卷,传家不用橘千头。


便当野服从逋客,未暇巍冠伴沐猴。

花气浓熏坞,藤稍密荫桥。


但须樽有酒,未问印垂腰。


芳草晚尤碧,好山晴更遥。

云霄自许当比肩,岂料坎壈逢针毡。


求鱼乃欲从沮洳,吞舟见之定冁然。


诸生但解笑便腹,好事谁肯与酒钱。

中山老颖初得君,姬姓之毛遂无闻。


疏封新赐管城爵,待诏尝趋金马门。


胡为得此色为动,引赴幽人春草梦。

平生心知我与君,馀子碌碌耳未闻。


相思辄命嵇吕驾,醉饮仍开孟公门。


山城牢落情易动,翻然便作思家梦。

风雅有正宗,太山视丘垤。


识者了珉玉,不尔远尧桀。


咸韶久不作,日月遭薄蚀。

穷年斗粟亦时须,清坐那能论有无。


洗我破樽倾竹叶,觅君佳句写桃符。


种瓜晚计应先定,画饼空名不拟沽。

向来沮洳懒扶竿,独有诗情久未阑。


把菊风流元旷荡,纫兰气骨自辛酸。


赏音定许推夔足,知味宁论食马肝。

圣道灰秦燎,残编出汉初。


混茫千古意,破碎百家书。


中镝无多语,操戈亦太疏。

了了三生事,寥寥一念初。


未忘牛背约,端忆笼中书。


尘劫空相隔,交情本不疏。

吾家老仙伯,白璧半钱酬。


杖屦穷幽地,禽鱼替客愁。


可能百世出,闲却一生休。

俯眉聊卓鲁,高步故夔龙。


倦翮闲霜鹗,苍棱老涧松。


只应安小试,正自耻先容。

畴昔心亲迹异同,端如社燕与秋鸿。


关河此日归真主,岩壑他年属两翁。


老去熟知交友态,忧来顿悟世缘空。

阴崖结屋全家隐,世路风波任险艰。


白首嗟予三黜惯,青山羡子十年闲。


时危莫忘频攀槛,主圣何妨数犯颜。

不用移文托北山,须公一出济时艰。


飞凫自欲朝天阙,老骥终思入帝闲。


直使奸谀俱落胆,要令凋瘵变驩颜。

吾子一布衣,抱道仍怀德。
人虽仰其高,耐寒如松柏。


亦复诮其介,忍穷如铁石。

只把南枝作雪看,一般风韵照人寒。


当年儿女还知此,定借君来答谢安。

清愁幽恨不禁春,寂寞池塘雪意昏。


寄语高楼莫吹笛,夜寒留取伴龙孙。

迂疏如我世间稀,自笑于时百不宜。


但欲平生无鬼责,岂期长命有天知。


七旬虽慰白司马,三黜空惭柳士师。

长耳追风走似流,黔人空使载驴舟。


巾箱欲置无容处,来与骚人款段游。

阿邕才识面,转盼便回春。


药笼还君富,诗囊笑我贫。


学遵东鲁训,句逼晚唐人。

粗桃俗李,漫眼底纷纷,等闲开落。
得似花仙夸艳质,暖透胭脂犹薄。
梅不同时,芳心难聘,空妒肌如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