叠叶与高节,俱从毫末生。
流传千古誉,研鍊十年情。
向月本无影,临风疑有声。
罢宴归来未夕阳,锁衣犹带御炉香。
侍儿不用频挥扇,修竹萧萧生嫩凉。
钱塘贤俊称二陈,坦荡尤推髯绝伦。
旧京隐伏甘一世,谁知元是英雄人。
廿年踪迹久阔略,宵来入梦嗟何因。
风流未识生前面,翰墨空遗死后名。
凤尾拂云秋有影,龙头出水夜无声。
半生清节江南梦,万里灵槎海上行。
小雨春池湿凤毛,天孙深夜织鲛绡。
何人更立湘江水,独倚薰风忆舜韶。
君有温甫手书老柏行,槎牙爪距八法锋纵衡。
我贻仲昭手画竹数茎,鸾鶱凤舞叶叶排空青。
欲将此竹配此柏,挂君高斋八月动霜色。
石室先生岷峨英,指端宛宛八法精,墨池写出淇园青。
雪堂一老寰中豪,胸中屈蟠金错刀,渭滨派作北海涛。
天生两奇令相值,半幅生绡斗秋色,长离翔空舞玄翮。
老可醉吸潇湘色,吐出千枝万枝碧。
彭城才守诧墨派,一扫枯篁一千尺。
孟端自是琅玕裔,幅幅生绡露生气。
谁写枝枝竹影长,墨花飞处即潇湘。
琅玕不必栽千亩,自有清阴满石床。
几叶开筜谷,萧疏已作秋。
笔端烟雨态,争向管姬求。
横窗绿雾凉波起,西风雁啼清沼。
堕粉侵床,疏阴卧酒,冉冉银蟾低照。
空江易老。
云林之子有仙骨,平生好洁如好色。
纷纷浊士等虫沙,呜呼瓒也何由得。
忆昔常登清掞堂,鹊尾炉爇龙涎香。
直节老欲枯,初篁瘦而劲。
祖孙知几传,不改君子性。
净洗碧娟娟,颜色如少年。
窗前风收雨,阶下笋行鞭。
谁谓籊籊竿,乃不如劲草。
北风动地来,直节未易倒。
新笋箨半含,节下粉犹绿。
指日南风来,吹作阶庭玉。
画竹忌屈不忌直,息斋由来有笔力。
今之画图几百年,人间尚自留真墨。
空堂昼挂风雨寒,明灭纤雾生微澜。
客从南方来见予,手持锦轴长丈馀,云是与可之画苏黄书。
中堂展玩思超忽,四百年来真故物。
败素飘零色已改,古墨惨澹神犹发。
黄门持此竹,云是温徽笔。
初闻一叶扫风雨,迥出千竿贯霜日。
层沙曲涧开烟湍,高天云影楼榭寒。
殷君示我林垍竹,临风写雨夺天巧。
尺缣苍筤只两根,气势已觉千林少。
虬蟠凤起倏有神,出云入雾何缥缈。
谁开素练写烟梢,欲采琅玕奏玉箫。
犹忆凤凰池阁上,坐听风雨下层霄。
此君有高节,亭亭自孤植。
总多千亩阴,不碍青山色。
冉冉古琅玕,结根广莫野。
取之作律筒,持用觉天下。
当世无伦伶,谁是知音者?空教二帝女,攀枝泪如泻。
畴昔江乡识此君,清风凛凛动霜筠。
被谁点染移将去,也受京华半面尘。
残粉空香玉露垂,石坛星夜影离离。
白头已遂滋泉钓,拟待秋风寄一枝。
鄢陵王孙称竹溪,手自栽竹堂东西。
巳诧白昼雷雨入,遽使六月秋云低。
王孙拈笔传竹神,不得乃忆能传人。
永和年间王子猷,月林吟啸最风流。
秃锥渴饮三斗墨,为写琅玕万顷秋。
元祐年间文与可,四绝声名落江左。
故人清风,美人明月。
胡为来哉,君子之节。
清时人物自风流,写竹真如老蓟丘。
绿水芙蓉思晋地,琼花芍药记杨州。
两昏云暗双亲恨,岁晚江空独客愁。
落笔还同铁钩锁,照眼何如金错刀。
老可小坡应王气,一竿秋影拂沧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