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拾遗白发有谁怜,零落歌诗遍两川。


人立飞楼今已矣,浪翻孤月尚依然。


升沉自古无穷事,愚智同归有限年。

琼尊犹有菊,可以献留侯。


愿比三花秀,非同百卉秋。


金英分蕊细,玉露结房稠。

高楼倚玉梯,朱槛与云齐。


顾盼亲霄汉,谈谐息鼓鼙。


洪河斜更直,野雨急仍低。

雨罢新晴怯宿寒,一帘秋色满阑干。


欲穷大地三千界,须上高峰八百盘。


累世避人秦妇子,一时惊客汉衣冠。

一鸟如霜雪,飞向白楼前。


问君何以至,天子太平年。

远愁高树共离离,风逆潮声上浦迟。


海客市中烟起处,江僧阁外雨来时。


船归杳霭唯闻橹,店隐苍茫不见旗。

思君曾此望西州,谁信归来得共游。


只是当时旧山水,如何重看不胜愁。

楼名白雪因词胜,千古江山春雨馀。


宋玉遗踪两苍石,莫愁居处一荒墟。


风横烟艇客呼渡,水落沙洲人网鱼。

自有此山在,无人作此游。


气吞云海浪,笑撼玉峰秋。


开辟几百载,登临第一筹。

岁晚念行役,江阔渺风烟。
六朝文物何在,回首更凄然。
倚尽危楼杰观,暗想琼枝璧月,罗袜步承莲。

重门杰观屹相望,表里河山自一方。


小市张灯归意动,轻衫当户晚风长。


孤臣白首逢新政,游子青春见故乡。

何当白云吏,同上白云楼。


海月分余坐,天风揽客裘。


语来高岭失,曲罢片鸿愁。

宫漏微茫玉管催,骎骎车马散朝回。


阴阳应律终须转,天地无心未易猜。


暖入梅根遥待腊,寒冲竹叶且衔杯。

冯高秋望杳无涯,表里河关拥汉家。


已倩白云扶落帽,更携黄菊散空花。


清砧出郭催寒近,返照衔山度鸟斜。

金华金华相望高,城中秋树见毫毛。


武山云气长来往,只驾仙人皮与陶。

仙人手可接飞鸿,落日长天惨淡中。


赣水直流三百里,越王台下却如弓。

西北群峰势最雄,云霞倒影落塘中。


几年却上岩前石,坐看匡山出日红。

拨云高立思漫漫,百粤河山错绣看。


龙穴水从秋涨暖,鹅潭风向午翻寒。


三城总结于湖上,五岭遥通自岳端。

为谒先儒马鬣茔,倚藤得得上天平。


直疑寺外崚嶒石,犹是胸中数万兵。


松障四开心目快,山泉一歃骨毛清。

阑风长雨连霄,昨朝晴色随轩骤。
松声花气,江烟浦树,如相迎候。
山送青来,僧随麦去,山为吾有。

平湖万顷浮青玉,嫦娥更揽寒光浴。
天高星稀鱼雁沈,风静云消丝管逐。


试听郭子今宵歌,对月不饮奈愁何。

远烦二子念离深,江阁斜阳每对吟。


岂料诗中千里客,也能来此共登临。

偷得铃斋半日闲,喜逢佳节漫追攀。
扶衰强策青藜杖,寻胜聊登白纻山。
远岫千重云出没,清溪一带水回环。
古木千章立,藤萝一道悬。
忽开峰顶鹫,如现水中莲。
阁爽迎朝霭,林闲散夕烟。
水落方成放牧坡,水生还作浴鸥波。
春风自共桃花笑,秀色偏于麦垄多。
村号莫愁劳想象,石名宋玉谩摩挲。
霜风吹日下长原,夔子城荒灌木繁。
东去诸山朝峡口,西来众水会关门。
千年白帝空祠庙,万里家山只梦魂。
殊方秋尽怯登临,万里屯云结岁阴。
石磴交迷红叶乱,牧童遥指碧花丛。
坐侵斜菊初经雨,巾挂长松不受风。
万井平依青嶂落,一峰寒入翠云重。
白塔开雄镇,清风入壮游。
山光摇建水,烟景俯汀州。
猿啸千年树,人来五月裘。
野客寻幽春暮来,悬崖曲磴断氛埃。
天横五岭空青出,日射重溟素练开。
阴井尚闻龙化去,古坛不见鹤飞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