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白昼钩帘望处长,初于眼界了无妨。


坐看云岭埋烟雨,聊借西轩作晚凉。


卷水翔龙方矫矫,转山飞瀑更浪浪。

岩泉未入井,蒙然冒沙石。


泉嫩石为厌,石老生罅隙。


异哉寸波中,露此横海脊。

长空黮闇如欲夜,白龙腾拿见云罅。


鳞间出火光照江,尾卷风霆雨如射。


老人百岁见未曾,儿童闭门伏床下。

九月癸酉暮,白龙见西方。


是时久晴明,日落天正苍。


玉宇无纤云,凌空独高翔。

诗人张禺山,喜用白龙字。


何事独无诗,留题白龙寺。

诗曰:


有忠有信天颜助,行德行仁后必昌。


九死中间还得活,六阴之下必生阳。


若非吴用施奇计,焉得公明离法场。

溪深荒径微,寻胜不知疲。


寒月影随马,晓风冰满髭。


行歌被褐叟,聚戏拾薪儿。

玉走金飞两曜忙,始闻花发又秋霜。
徒夸篯寿千年岁,也是云中一电光。


一电光,何太疾,百年都来三万日。

白龙直上一千尺,返照鲜云照如射。
九衢万口同一欢,塍底禾头黯回色。


夜眠可闻声打荷,晓起未见江增波。

春雷地底发,匹练空中飞。


毋劳久行雨,解旱便应归。

去年黑龙挟黑风,万室中夜随波空。
今年白龙戏白云,禾头不救赤日焚。


彼何暴暴此何懦,有水不洗天公眼。

松松倒悬数干尺,身似藤萝缠怪石。


有时怒随雷雨飞,三十六峰腹尽坼。


洪生兄弟性爱松,读书各据一芙蓉。

闭门老去著幽禅,趺坐时参柏子烟。


书册懒随黄犊角,岩霏宁识白龙涎。


蓬莱山复在何处,杞菊赋今谁与传。

玉走金飞两曜忙,始闻花发又秋霜。
徒夸篯寿千来岁,也似云中一电光。


一电光,何太速,百年都来三万日。

一泓何处泻天池,泡沫君看水面漦。


若对昆仑修缺典,数篇休欠白龙诗。

西望不见昆仑池,白龙上天归何时。


望中心逐飞云去,半挂玉台松树枝。

云影天光共一池,池中消长白龙知。


仙翁骑龙上天去,只有明月照涟漪。

涵虚数尺镜光悬,旧是头陀洗钵泉。


又有山人来洗耳,白龙休占水中眠。

阳山之溪幽且深,澄潭直下千万寻。
龙祠俯视潭之阴,彩云白雾时萧森。


神龙犹念所生处,岁鞭列缺归省姆。

西湖浪宕我能知,却赋龙岩老古锥。


便做诗家元不恶,华亭举棹是因谁。

白龙潭寺听雷处,昔我二郎曾此栖。


灯下纵渠连夜读,壁间容我醉时题。


雷翻碧海三春雨,龙引青云万丈梯。

尘世蹉跎三十春,欲将云水了闲身。


清溪无数船来往,能去寻仙有几人。

参驾云中白鹿车,万年宫里荐乾鱼。


江头有客来相送,不唱离歌唱步虚。

五云遥望赤松家,八月同乘碧汉槎。


自有仙童亲接引,不须沿路问胡麻。

荷衣草屩竹筇轻,路入丹山谒上清。


不是离家无别恨,出门先断世间情。

占断青山卧白云,扶藜今喜见神君。


长裾已曳非歌铗,翠帱曾闻不进蚊。


熊轼褰帷双画毂,虎囊盘缓五花纹。

千秋大业擅文坛,分郡重看试错盘。


鳄水波光应浩荡,苍梧云气正弥漫。


四郊休虑狼为牧,十邑从今虎不冠。

旟隼晴翻万井烟,騑騑五马拥连钱。


同曹倚玉曾三载,把臂通家忆廿年。


老眼幸披千里雾,白头犹戴两重天。

中原旗鼓忆相当,并辔联翩入建章。


自笑耦耕今桀溺,曾同题柱旧田郎。


千金不买长门赋,六月谁飞易水霜。

绝壁何嶙峋,侧翠倚江岸。
云水一相映,清辉朝屡换。
石非五丁凿,嵌空乃百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