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莫禁鬼,鬼去鬼还来,人间半是鬼投胎。
休怪鬼奴来作炒,汝家先自鬼门开。

满望鹏飞上,谁令马不前。


草玄真浪苦,曳白亦无缘。


兄弟年二十,尘埃路四千。

二子何时到,三秋欲尽头。


收渠半张纸,洗我一年愁。


不得毛锥力,元非子墨羞。

菜市喧时窗透明,饼师叫后药煎成。


闲居日出都无事,惟有开门扫地声。

北砦教回挝鼓远,东禅饭熟打钟频。


小童三唤先生起,日满东窗暖似春。

起傍东窗手把书,华颠种种不禁梳。


朝餐欲到须巾裹,已有重来晚市鱼。

巷南敲板报残更,街北弹丝行诵经。


已被两人惊梦断,谁家风鸽斗鸣铃。

宣慰彭明辅,忠勤晚益敦。


归师当五月,冒暑净蛮氛。


九霄虽已老,报国意犹勤。

年来洒泪看桑田,陶、谢风流已尽捐!


伊昔几人陪后乘,我今何处竞先鞭!


未消肝胆堪许托,无恙须眉只自怜!


转觉诸君真羽化,夜台杖履亦珊然。

七年三到楚江边,阻上衡山信鲜缘。


此去便为归老计,不知重到是何年。

衡岳峥嵘倚太清,长时雾雨少晴明。


我来却恨缘征讨,不得祝融峰上行。

庐阜秀江南,凝结尽云母。


泉源乃云腴,甘冽固其所。


悬为瀑布垂,蹙作龙鸾舞。

苦向白头浪里行,青山也识旧书生。


相逢谁胜黄江夏,不死差强皛正平。


天外云山金口驿,雨中杨柳武昌城。

杪春时泽未全滂,西祷真祠徯福祥。


蚕女舍笼惊法从,耕夫投耒目天光。


劳勤率有优恩及,拜赐皆知佚道长。

前日重阳日,与客同登玩。
有酒无菊花,把杯一长叹。
良辰苦易失,十月今又半。
过江人物向汪曾,一世龙门未易登。
常恐斯文无砥柱,独推佳句有师承。
波澜正使来西蜀,廉陛何妨逼少陵。
鲛人织绡已奇诡,轻梭引丝不濡水。
何为玉人雕琢玉,亦在泠泠水泉底。
截肪磨玷既成花,盖以青铜耸而起。
陪祀频烦下紫清,冒寒长记旧经行。
风生古堠惊鸦宿,月满荒城听马鸣。
花鸟送君今日路,溪山回首隔年情。
自笑吾非故,空怜食尚彊。
雌辰周甲子,老干饱风霜。
望益曾开径,论文待举觞。
泽畔年来薄采芬,筳篿何必问灵氛。
一麾错铸九州铁,四体空勤五德耘。
杜老江河原不废,君苗笔研可曾焚。
欲从河朔觅金兰,百岁宁如一日欢。
迹混渔樵惟笠屐,游同鹿豕尚衣冠。
长林丰草身还健,冷炙残杯兴未阑。
曾将吾道付沧洲,一枕空高百尺楼。
婚嫁自怜犹未毕,溪山今喜久相留。
梦悬北阙瞻新主,老向东陵卧故侯。
头童齿豁腹便便,衡泌优游独灌园。
何事雕虫工绣帨,空嗟老蠹饱残编。
浮沤石火三千界,敖骨雄心七十年。
已折素华迷雪苑,更将琼艳照冰台。
刘郎曾入仙源路,又到唐昌观里来。
蛮笺往复写琼瑰,皆是论都作赋才。
花本无情亦无语,清香自到邺城来。
种竹营巢老自如,渭川端不羡商于。
松行外护遮凡木,莲叶平铺覆断渠。
我辈方宜置丘壑,此君可共乐琴书。
锦江傲吏真痴绝,公事无多日赋诗。
风月讳人贪捃拾,烟霞痼我费医治。
非关疟鬼工为厉,岂有诗人不耐饥。
拄笏西山兴已浓,蚌溪邀我采芙蓉。
客游旧有诗盟在,官冷新添野性慵。
世路今方悲梗塞,家山暂许乐从容。
昔予丁丑冬,一月举二子。
节应嘉平初,相距越旬耳。
是时计父年,四十四龄始。
野人筑屋青山底。
绿筱娟娟荫秋水。
天涯作客想江南,乞君题诗画图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