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望飞尘苦昼霾,洗心聊复寄东斋。


珍禽声好犹思越,野橘香清未过淮。


有信微泉来远岭,无心明月转空阶。

偶随樵父采都梁,竹屋松扉试乞浆。


但见东轩堪隐几,不知公子是监仓。


溪中乱石墙垣古,山下寒蔬匕箸香。

野饮花间百物无,杖头惟挂一葫芦。


已倾潘子错著水,更觅君家为甚酥。

一杯连坐两髯棋,数片深红入座飞。


十分潋滟君休赤,且看桃花好面皮。

万斛尘飞日为霾,无心退食自成斋。


梅生红粟初迎腊,鱼跃银刀正出淮。


卧病空看帆度碛,诵诗犹记雪填阶。

肩舆袅袅渡浮梁,吏隐知君寄一仓。


十里遥看飞皂盖,小轩相对有壶浆。


清霄往往投车辖,永日霏霏散篆香。

君不见棠溪沙中金,又不见龙门山上桐。
冲波荡汨入吹窞,石溜漱啮歌雷风。


梓人桃氏不见顾,自分委弃蒿栎司。

少豪颇似括谈兵,老去方惭理未明。


窗下残书千遍读,卷中一字几回更。


撚髭人尽嗤吾拙,歃血谁当豫此盟。

谏草如山不论兵,当年出处最分明。


中朝安可无耆旧,故事犹应问老更。


敢与凤毛评句法,素知牛耳执文盟。

我辈从来不入时,知心粗有砚相随。


肯分雪屋十年梦,写作秋山一段奇。


帘静堂深无比客,岁寒亭老有先师。

甲与吾同生,君子行一周。


少年各丰裕,岁晚怀百忧。


菜地古城下,我今手锄耰。

慈乌昔哺雏,日夜望雏长。


安知风雨横,故巢堕草莽。


乌羽日摧颓,雏饥竟何往。

小筑才成赐也墙,传家那是钓徒张。


非求世上人看好,但要闲中句律昌。


成阵游鯈波上暖,打团飞蝶菊初荒。

经史闲常说,诗文喜或编。


见贤知尚友,忧国问筹边。


宗室多名世,庄家喜有年。

是中能娱人,岂为杯酒留。


不知我何求,当复醉扶头。


翩翩佳公子,临风仲宣楼。

先契俄三世,新交仅七年。


于中虽断落,方始要周旋。


志勇科名换,身劳疾病缠。

祖祢碑铭在,阶庭经术长。


宦涂钦抚字,祠馆叹行藏。


北客多先契,中原隔故乡。

一出铜驰几望京,词人籍甚赵郎名。
文推邺下刘公干,狂似陈留阮步兵。
清啸高楼遮海戍,转输连舰发津城。
振佩出明光,燕交柳欲黄。
分司东省客,奉使度支郎。
南版泉皆玉,清源月似霜。
庙堂鼎实待盐梅,幕府千金政筑台。
孟子劝人萧傅作,抱关不必是凡才。
闻道长安桂作薪,斗升谁乞向隅人。
魏仓一炬非无为,似与寒枯慰晚春。
冰结长江少跃鳞,天寒不见雁来宾。
翻云覆雨羞馀子,霁月光风忆若人。
丹穴鹓雏行毓瑞,北堂燕喜倍生春。
相唤此山来,狂风吹我衣。
把酒桂花下,山云片段飞。
掩门雨初滴,开门月还上。
枉蒙龙卧篇,如睹藤萝境。
十年招隐士,欲到此山顶。
坐石诵离骚,掬水弄清影。
小舟初具似渔家,一曲清溪便可夸。
垂钓便能升跃鲤,归篙时复带栖鸦。
园亭不扫心长静,水竹无多镜自华。
五月秧针尚未匀,忍看沟底欲生尘。
祷祈已久劳州邑,禳禬终当徇士民。
天道岂云难感格,人心无过定恭寅。
昔年常侍紫枢仙,风骨森然在眼前。
一览十行俱默诵,三更残卷尚朱笺。
诗书自古称难继,衣钵于今信有传。
行见东州山外山,却回河上醉春寒。
新诗点检留心苦,旧事寻思觉鼻酸。
上疏未能同主父,带经犹得学倪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