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凌城走马过花村,先玩玉盆到石门。


细想张良烧断处,岩前伫立欲销魂。

石头城破,任青天坠了,一拳撑住。
入地高皇肌未冷,忍喷燕山尘土。
烙铁横烧,皮囊四裂,十族齐声去。

男儿第一快心事,手挈黄金报知己。
黄金容易掷东流,未若此石常千秋。


大力将军熊虎俦,生成骨相当封侯。

来从不尽山,归入无底谷。


谷中鸣百雷,谷外攒苍玉。


有呼响必应,环合城墉束。

石门仙人云霞裳,飘飘飞佩来山房。


松间看鹤不相见,灵风满路馥天香。

瀑水东南冠,庐山未足论。


飞来长似雨,流处不知源。


洞里龙为宅,溪边石作门。

石门雨断桥,途阻虎溪遥。


仄想远公室,秋莲应尽飘。


愁猿吟雾里,落叶重林腰。

明星欲落开县城,千峰万峰初雪晴。


源泉乱石涓涓溢,削壁孤云袅袅生。


估客深穿猛虎窟,樵夫习傍翠岩行。

望望石门县,秋烟路欲迷。
村深忘远近,月出辨东西。
桑影过桥密,虫声傍水低。
别业逸高情,暮泉喧客亭。
林回天阙近,雨过石门青。
野果谁来拾,山禽独卧听。
归途阻秋潦,溪涨不可涉。
迂从石门渡,未见心已怯。
壮哉龙伯宫,幽据雁山胁。
雁山饱见两龙湫,洗眼新观石洞流。
欲向故乡寻白鹿,先来仙隐访青牛。
破荒喜诵刘郎句,跻险思从谢客游。
兵忿虽云败,君臣义有馀。
石门能脱急,风义亦堪书。
谁把银河水,直从天半倾。
好流人世去,一洗四维清。
石洞几时辟,石门长不扃。
贪看一派水,三载两回经。
孤舟昔系飞来寺,白首重来十四秋。
君看秋风吹彩鹢,何如老子坐青牛。
留情世事终何补,得意云山亦易休。
与君倾盖定前言,来往青山十五年。
老我自知难用世,劳君相送过贪泉。
清言晚对江边寺,离思秋生鸟外天。
芙蓉花发西华寺,远访残碑到石门。
一曲贪泉歌未了,夕阳红近水西村。
白发非公事,扁舟进此门。
山云寒不雨,江路曲通村。
玩世吾何有,长途马不存。
窗灯欲灭夜愁生,萤火飞来促织鸣。
宿客几回眠又起,一溪秋水枕边声。
鼎立苍峰峙翠苔,遥看银汉列三台。
谁言拔地三千丈,斗色平连上帝台。
晴峦一望紫烟重,玉洞桃花处处逢。
蚤晚排云阊阖畔,天门遥插五芙蓉。
万堞嵯峨照水明,纷纷鸾鹤下瑶京。
狂来欲趁罡风起,十二楼台望五城。
喷雪鸣环断世尘,胡床谁识洞中春。
花浮片玉来青涧,树列三珠对紫宸。
翠盖亭亭绣作衣,虬髯龙甲互相依。
风棱恍惚台端见,霜色参差柱后飞。

种竹聊依宛水头,栽花仍记瀫川游。

万家明月悬秋浦,千尺飞虹锁暮流。

古岫飞霜日月寒,动摇山岳惠文弹。
谁言绛阙仙人屩,恰是乌台柱史冠。
千仞冈回倚石梁,扶桑霞色对苍茫。
长鸣独向朝阳下,人识清时有凤凰。
一柱凌空不记年,嵯峨秋色敬亭前。
虚疑玉笋排云上,自是金茎浥露悬。
峭壁危崖暮霭屯,桃花开落自乾坤。
中天积翠无人到,万岫飞霞锁石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