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尘埃车马何憧憧,獐头鼠目厌妄庸。


乐哉梦见德人容,巍巍堂堂人中龙。


举头仰望太华峰,摄衣欲往路无从。

不到禅林又几春,依然风景自清新。


竹窗松径幽深处,只有黄花认著人。

坐近松风骨自寒,茅斋直拶白云边。


玄关不闭何人到,此事谁论在佛先。


天竺老师留一句,曹溪行者答全篇。

历落双轮未惜遥,偶来鹿苑话迢迢。


僧移花影皆寒瘦,愁入蝉声更寂寥。


尚忆当年留玉带,且拚今日醉金貂。

台山朝佛陇,胜地绝埃氛。


冷色石桥月,素光华顶云。


远泉和雪溜,幽磬带松闻。

梵刹斜阳里,孤舟系水濆。
竹林幽把袂,兰若净论文。
古碣横苍霭,疏钟出乱云。
四十年来事转新,此时泉石昔时人。
右军第宅今犹在,晋室山河久已湮。
拄杖尚能观布地,栽松真欲论前因。
步屧来金界,鸣钟落翠微。
松阴回古殿,山气入秋衣。
身向诸天老,心从初地归。
清霜涂峻坂,晚日下西岑。
客舍黄花满,关门红叶深。
亲朋九日饮,乡土百年心。
燕郊载酒日,汉殿佩萸时。
强赴重阳会,元无三径资。
寒城淡古木,返景透疏篱。
为忆青莲社,重寻旧法堂。
壁题存姓字,阶树阅行藏。
觉路人天迥,春辉佛日长。
昔人吟咏处,醉草动春蛇。
岩石曾为供,溪毛可荐茶。
荆留千岁树,桂老九秋花。
晓行金粟地,袖拂绿萝烟。
水出源头活,峰回树顶圆。
因君寄高兴,来此洗尘缘。
独木山寮不出门,一瓶一钵送朝昏。
岩迷鸟迹千崖泣,松吼龙吟万壑奔。
掩息端如鸡抱子,爱闲屡见竹生孙。
山人归去意何如,八尺方床自卷舒。
侧岸采茶敲石火,隔峰剪竹溜清渠。
碧潭印月菱花镜,白雁横空贝叶书。
我识虎丘三十年,精神霄汉鹘张拳。
机当危处即烧印,语到尽时难续弦。
路涉两岐空有泣,溪流一滴竟无传。
玉几峰头第一枝,老禅吃吃我深知。
曾将铁杵敲冰骨,似怪铅刀割蜜脾。
法外无心犹涉解,句中有眼即成疑。
青鞋高挂天平壁,指点云门三两峰。
禅榻已容黄叶覆,诗瓢从把碧苔封。
晓风残月千村橹,细雨疏烟隔水舂。
人说江湖少旧僧,悬崖高挂一枝藤。
采苓欲取千年魄,击石曾烹六月冰。
天上星辰端历历,胸中楼阁自层层。
溪桃二月逗残红,唤醒寻春到倦翁。
骑马度桥观日瀑,支筇转岭听松风。
才通麦气兼花气,政想农功比吏功。
说法珠林对月华,蒲团小坐即为家。
池边剩有莲千朵,可似当年火里花。
宝地尘踪结侣过,青莲白马定如何。
开门忽见池中月,说到圆空语亦多。
晓梦破涛声,幽禽近枝啭,畏寒尚拥衾,言补昨朝倦。
东方浴海暾,野气若蒸甗。
招提伯仲间,廿里无平甸。
不是禅栖水月邻,齑盐岁月反安贫。
老僧休说斋粮少,我佛原为乞食人。
梵径深沉少客踪,晓窗睡起揽衣慵。
醒闻清磬香初下,认是阇黎饭后钟。
屈指重阳近,登临兴不虚。
曾经沧海远,转与故园疏。
唐代寻陈迹,江乡忆隐居。
访古炎荒地,方从郭外游。
云山曾入梦,冰井几经秋。
松竹千重绕,烟霞四壁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