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红叶满寒溪,一路空山万木齐。
试上小楼极目望,高低。
一片烟笼十里陂。

耿耿旅灯下,愁多常少眠。


思乡贵早发,发在鸡鸣前。


九月草木落,平芜连远山。

郊居人事少,昼卧对林峦。


穷巷厌多雨,贫家愁早寒。


葛衣秋未换,书卷病仍看。

安期与羡门,秦汉迹已陈。


不如东平公,一剑隐红尘。


醉歌题市楼,墨色粲如新。

湖中有隐士,或谓千岁人。


大儿严子陵,小儿贺季真。


姓名莫能知,况可得疏亲。

山阴老道士,寄情鱼鸟中。


幽户绿萝月,孤舟白蘋风。


岂无小瓮熟,尊杓谁与同。

孤云系不定,野鹤笼难驯。


卖药句曲秋,沽酒天台春。


中原几流血,四海一闲人。

禾穟轻黄尚浅青,村舂已报隔林声。


忽惊暮色翻成晓,仰见双虹雨外明。

寥落关河暮,霜风树叶低。


远天垂地外,寒日下峰西。


有志烟霞切,无家岁月迷。

绕栏种菊一齐芳,户牖轩窗总是香。


得意不能无兴咏,乐时况复遇丰穰。


深秋景物随宜好,向老筋骸粗且康。

隐来未得道,岁去愧云松。


茅屋空山暮,荷衣白露浓。


唯怜石苔色,不染世人踪。

水满城西钓艇横,云豪风弱晚冥冥。


天寒小店人愁雨,灯暗孤舟客卧听。

朝光浮烧野,霜华净碧空。


结浪冰初镜,在径菊方丛。


约岭烟深翠,分旗霞散红。

鸿来燕去。
又是秋光暮。
冉冉流年嗟暗度。

休去采芙蓉。
秋江烟水空。
带斜阳、一片征鸿。

飘飘短褐袍,倚杖立金鳌。


桥束溪流急,树增山势高。


白云连海峤,黄叶满亭皋。

长啸拂吴钩,篷窗起白鸥。


江山同逆旅,风雨忽穷秋。


乐矣陶潜酒,高哉范蠡舟。

登高节物最堪怜,小岭疏林对槛前。


轻吹断时云缥缈,夕阳明处水澄鲜。


江城秋早催寒事,望苑朝稀足晏眠。

锦城海棠妙无比,秋光染出胭脂蕊。


日照殷红如血鲜,箭砂妆粒真珠子。


玉环著酒睡初觉,脸薄粉香泪如洗。

黄花萧索暮寒催,千里怜君此日回。

自说月明霜冷夜,相思曾倚凤凰台。

水国催寒早,霜风几夜砧。


怀君隐居处,落叶乱山深。


野鸟无遗迹,孤云不系心。

宵清月复圆,共集侍臣筵。


独寡区中学,空论树下禅。


风多秋晚竹,云尽夜深天。

忆昔曾游处,俄经二十年。


重来人不识,独想事依然。


北海知刘备,荆州小仲宣。

秋日平凉客,栖迟泮水间。


家贫思得禄,性懒要长闲。


欹枕时闻雁,登城忽见山。

爱静无由静,思归不得归。


干时虚碌碌,怀往迥依依。


菊酒还吹帽,玄霜未授衣。

冶谷鸦仍乱,空同日欲曛。


关河围绝壁,鼓角壮中军。


自纳和戎策,还停草檄文。

节物推移速,登临感慨多。


寒云飞陇首,残叶下朝那。


代北惭归马,洮西尚凯歌。

再到崆峒寺,题名尚宛然。


存亡如昨日,筋力想当年。


祸福归玄鸐,晨昏听杜鹃。

旅鬓茎茎白,霜梨叶叶红。


可怜非类者,同落有涯中。


万物齐为马,劳生独转蓬。

濯濯荒山麓,娟娟孤女祠。


晓泉开宝镜,秋月画蛾眉。


拾翠来泾汭,行云过北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