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拂拭方山帽,安排一复巾。


春秋书满架,整整莫因循。

硗硗头角出群玉,炯炯瞳人剪秋漪。


神光现作照书月,一览千古无复遗。


殊科自可献上国,况能文艺超等夷。

西登童子寺,东望晋阳城。


金川千点渌,汾水一条清。

雪里壁间枯木枝,东坡戏作无声诗。
霅川谪仙亦豪放,酒阑为吐云烟词。
相传秀色绝今古,正如四月出盆丝。
髧如丫角垂两耳,口诵黄庭调绿绮。
诸公拂榻乃肯留,疑是前时徐孺子。
我琴挂壁久不弹,浙声分作蜀声看。
闽山佳气毓英儒,丱角胸中敌万夫。
黄石固应传孺子,玄文真可与童乌。
饱充器识观他日,莫负声名满上都。
庐陵童子谓姓李,临川童子谓姓王。
二子读书选德殿,气吐虹蜺口翻浆。
六经诸子成串落,天子喜之移御床。
傍檐时艺豆,插竹便成篱。
蔓引清风入,花凝晓露滋。
先秋凉瑟瑟,带月影离离。
风雨飘摇绀宇摧,百身古佛尽莓苔。
政须豪士修檀施,定自诸天打供来。
向晚钟鱼犹短气,只今龙象亦生哀。
煮茗提壶花畔。
修竹梧桐葱茜。
平添童子二三人,顿觉春光满。
上巳风光无数。
杨柳丝丝如舞。
偶然修禊仿兰亭,未必人非古。
前身端合是王充,收拾群经贮腹中。
书吻可能如布谷,笔锋应不事雕虫。
看来眉目真兰茁,揽取词章作绣筒。
在昔昌黎公,序赠张童子。
独出超等夷,芳名驾青史。
君门蔼世勋,夐轶西平李。
童子携春衫,好去换春酿。
邻翁来相过,林泉共幽赏。
移席近花间,题诗在竹上。
谒帝因耽万壑烟,相逢如到画图前。
开帘席对花间月,倚槛杯浮镜里天。
共醉良辰兰曲酒,肯回深夜剡溪船。
涌金门外秋如海,笑指青天白玉盘。
此地别来添两岁,姮娥还怯夜潮寒。
华阳地脉接罗浮,鹤发真人住石楼。
风息天池看野马,烟销海市对江鸥。
采苓方伴青精煮,种菽将为白酒收。
东君渡出水迢迢,水上银山万里遥。
惊绝奇观图两大,沧海日兮浙江潮。
童子何知空依傍,苍茫独立最高标。
幪头叠足,敛目而禅。
闻思尽处,当念超然。
不起于座,遍群生前。
童子山形也不孤,势疑高拱耸仙都。
云生石肘如擎帔,月到岩心似捧壸。
岂可绕坛操凤节,争教侍烛秉麟须。
空门寂寞汝思家,礼别云房下九华。
爱向竹栏骑竹马,懒于金地聚金沙。
添瓶涧底休招月,烹茗瓯中罢弄花。
童子挟笔艺,肃恭来见予。
九岁如成人,应对有疾徐。
虽然未知学,闻教意沛如。
仙方何处遇,持赠古人情。
呼童采槐花,落英满空庭。
盛以白玉碗,沃我汉金茎。
数尽归鸦酒未来,佛香伴我信悠哉。
忽惊门外欢声过,邻父叉鱼得隽回。
春光刚半正花辰,拂幰啼莺夹路新。
风物恍逢修禊日,衣冠犹愧食萍宾。
登龙盛事夸今会,下榻高情自昔人。
韩刘游后古亭虚,太守今劳驻隼旟。
骀荡春风吹讲席,周遭山色胜环滁。
听来元论迷俱破,赋就缁衣气转舒。
皓魄盈盈出绛霄,金茎孤倚夜迢迢。
尊前风露清砧起,笛里关山一雁飘。
楚客狂歌飞白雪,燕台秋色晃银桥。
摇落深秋一见君,都门握手更殷勤。
别来白社孤燕月,重对青尊怅岭云。
五岳何年期谢履,甘泉此日羡雄文。
仗剑清歌达者流,蓟门折柳向炎州。
风尘万里愁艰涉,岁月孤踪可滞留。
先泽远贻分雁影,恩波新沐迟鹓俦。
萧萧木叶总秋声,巧夕长安试结盟。
月满楼台人共倚,星回河汉鹊还惊。
风云天上成良晤,兰玉尊前此合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