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霄清跸一声雷,万物欣荣意已开。


晓日自随天仗出,春风不待斗杓回。


行看菖叶催耕籍,共喜椒花映寿杯。

户外昭容紫袖垂,双瞻御座引朝仪。

香飘合殿春风转,花覆千官淑景移。

昼漏希闻高阁报,天颜有喜近臣知。

虎士开阊阖,鸡人唱九霄。


云移银阙角,日转玉廊腰。


帚动川收潦,靴鸣海上潮。

雪妃月姊宴群仙,珠阁银楼集玉鸾。


老子来看收不彻,梅梢拾得水精盘。

雪花将瑞献君王,晴早销迟恋建章。


不肯独清须带月,犹嫌未冷更吹霜。

锡山诗老立层霄,黄竹赓歌宴在瑶。


有客梦中闻雪作,曲肱篷底信船摇。


遥知端叶飘香袖,笑向梅花趁早朝。

稍缓鸣靴不住催,一声再拜忽如雷。


封章进了仪曹退,文武班齐上相来。


白发两年陪贺雪,紫衣数辈小传杯。

怪来腊日起春风,一夜琼花发禁中。


大地山河银色界,九重楼观水精宫。


紫宸廊迥寒无价,文石庭乾扫不融。

宫烛奔忙下玉除,晨曦拂掠丽储胥。


东西班动云开合,警跸声来电卷舒。


隆准衣裳红一点,御香烟雾碧千庐。

陆生声誉在云间,来预簪裾谒帝颜。

冠剑有容夔与禼,文章全盛马兼班。

耽耽玉宇龙缠栋,蔼蔼金铺兽啮环。

朝开阊阖九重深,望拜珠旒照玉簪。


霜气稍回龙陛峻,日光微转凤楼阴。


庭中细仗穿旗脚,案外薰炉对殿心。

月落西楼露气寒,大明将谒望清班。


烛房犹照衣冠上,漏舍欲为鱼鸟间。


入仗采旗开日月,在庭公衮俨云山。

戴斗通欢瑞节来,新年共上万年杯。


宫花杂珥天心悦,并觉春从殿里回。

半夜北风凛凛寒,倒衣惊问紫宸班。


云容不辨阴晴际,月色犹迷爽晦间。


偏喜鸣鸡识钟漏,正怜残梦失江山。

蓬莱佳气旧无时,春物迎新特更宜。


燕识玉箱来自早,漏随宫线报还迟。


沟声破冻才通苑,酒力含风易满卮。

五彩毫挥白练裙,紫宸前殿召偏勤。


百篇留宴唐供奉,三绝亲题郑广文。


斗色已看龙剑耀,家声重诧凤毛闻。

朱夏五更后,步廊三里馀。


有人从翰苑,穿入内中书。


漏响飘银箭,灯光照玉除。

甚日重黄侍玉銮,几时八座佩金寒。


殿庭属目夸新贵,部曲低头拜旧官。


五日尹京非细事,四时仕宦固多般。

淳熙纪号过千龄,玉历今开第五春。


北极天高乾象正,东郊风暖物华新。


漏添化国融和日,律飨熙台鼓舞人。

九陛天高辇下雕,千官云集履鸣潮。


霜迎爱日融城湿,香带祥风合殿飘。


周宴恩浓鱼在藻,舜廷化洽凤仪箫。

十月为阳庆小春,电枢来应帝王真。


天长地久千秋节,鳌抃欢呼四海人。


黼座衮龙明日月,绣墩珠履切星辰。

绛阙嵯峨映五云,华簪合遝会芳宸。


尽收残腊严凝气,散作新年浩荡春。


盏斝频宣恩意重,金丝徐韵乐声纯。

北斗回杓恰指寅,东皇御极蚤施仁。


光风丽日依稀转,御柳宫花次第新。


鱼藻有颁安万物,鹿苹式燕乐嘉宾。

瑞气轻笼合殿香,上尊初破早寒霜。


千秋节应千龄运,万岁声随万岁觞。


境似华胥民气乐,梦如帝所乐声长。

丈夫遇合会有时,怜君工画复工诗。
数谒公卿无所就,频游京国少人知。
一朝召试金銮殿,公等何来晚相见。
蛾眉班卷戴花回,遥望君王玉色开。
画楯诸班谢茶酒,尻高首下一声雷。
十七年间作外臣,重来三日齿嘉宾。
天颜不减当年泽,点检同朝共五人。
再坐犹馀四屈卮,筋驽肉痹股生胝。
侍臣醉饱皇欢洽,更看终场角牴嬉。
蹴鞠寻橦列广庭,吹丝按竹布前荣。
卿郎朵殿浑无见,只听时时万岁声。
有次鞭鞘陆续鸣,赭袍当殿万簪缨。
群臣拜舞分行坐,十味肴羞酒五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