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宫门外女官紫袖低垂,双双引望御座引领朝仪。香气飘满殿宇如春风流转,繁花映衬百官美好的日影渐移。昼漏滴声稀疏只闻高阁传报,天子容颜喜悦唯有近臣能知。每次从宫中退朝回归东省,总会送诸位贤臣齐聚凤池。
以上为【紫宸殿退朝口号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紫宸殿:唐代大明宫第三大殿,为内朝正殿
2. 口号:随口吟成的诗作
3. 昭容:唐代后宫女官名,正二品
4. 御座:皇帝宝座
5. 合殿:连绵的宫殿
6. 昼漏:古代计时器,白天用漏壶报时
7. 东省:指门下省,杜甫时任左拾遗属此机构
8. 夔龙:舜时二位贤臣,喻指当朝重臣
9. 凤池:中书省别称,代指权力中枢
以上为【紫宸殿退朝口号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以精微的观察力描绘唐代宫廷早朝场景,通过"紫袖垂""引朝仪"的庄重起笔,渐次展现"香飘合殿""花覆千官"的皇家气象。诗中"昼漏希闻"与"天颜有喜"的细节对照,既体现宫廷肃穆氛围,又暗含诗人身为近臣的特殊视角。尾联"归东省""集凤池"的叙述,在规整朝仪中寄托对朝政清明的期许,展现杜甫"致君尧舜"的政治理想。
以上为【紫宸殿退朝口号】的评析。
赏析
此诗艺术成就体现在三重维度的精准把握:首先是时空维度的巧妙经营,从户外昭容到合殿春风,从昼漏报时至归省集议,构建出完整的朝会时空序列;其次是感官维度的多元交融,紫袖的视觉、香飘的嗅觉、昼漏的听觉共同营造出立体的宫廷氛围;最重要的是政治维度的含蓄表达,"天颜有喜近臣知"在荣耀中暗含忧思,"会送夔龙集凤池"在颂美中寄托期许。全诗在富丽堂皇的表象下,蕴含着杜甫对中兴气象的谨慎乐观,其"沉郁顿挫"的风格在此转化为庄严中的微讽,展现了诗史独具的透视眼光。
以上为【紫宸殿退朝口号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明·王嗣奭《杜臆》:“‘香飘’‘花覆’二语,状朝仪之盛,而‘昼漏希闻’‘天颜有喜’,则又肃穆中见亲切,可谓善于体物。”
2. 清·仇兆鳌《杜诗详注》:“此诗作于乾元元年,时公在谏垣,故叙朝仪如此详明。末联‘归东省’‘集凤池’,见拾遗职在供奉扈从也。”
3. 清·浦起龙《读杜心解》:“前四句铺排仪仗,后四句转出神情。‘昼漏’句暗顶‘花移’,‘天颜’句暗顶‘风转’,针线极密。”
4. 近人梁启超《杜甫研究》:“杜公此诗与早期《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》相比,少了几分浪漫,多了几分沉实,可见乱后诗风之变。”
5. 现代萧涤非《杜甫诗选注》:“诗中‘近臣知’三字颇可玩味,既见侍臣身份,又暗含对朝政的关切,是杜甫谏官心态的自然流露。”
以上为【紫宸殿退朝口号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