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水洗尘埃道味尝,甘于名利相相忘。


心怀天洞丹霞客,各诵三清紫府章。


早里采莲歌达旦,一轮明月桂飘香。

道骨仙风凛不群,清秋采药到江村。


自言家住云南北,知是遗尘几世孙。

一别南充十四年,时时清梦到金泉。


山阴道上秋风早,却见神仙小自然。

高高亭耸紫霄端,借榻高眠廛市间。


轮奂重新无俗□,何如来此伴云闲。

万里长江一线横,好风时送晚潮声。


江州司马叫不醒,叫得庐山分一觥。

一代名臣张右丞,玉山头作紫霄亭。


如今再得戴安道,拈出旧时山色青。

此日登高处,千岩锦树稠。


无人嘲落帽,有客赋悲秋。


忽忽尘中老,匆匆物外游。

跻危意方倦,入幽良自适。


岩峦非一态,云日饶奇色。


活活伏流来,泠泠深崖滴。

千山入窈冥,万壑助泠泠。


鸟道春元合,龙宫夜不扃。


摩云峰展纛,掷火帝流铃。

千崖过雨欲黄昏,钟鼓朝真未掩门。


自是此峰饶紫气,不关曾著五千言。

言携青玉杖,千折上云霄。


石镜通秋月,兰泉应海潮。


窗开三楚小,帆落九江遥。

董君坛侧杏林新,高卧云霞独一身。


已究丹经成大药,更居仙府得长春。


仁心务济谁思报,道术逢知即示真。

雪树生香满佩巾,紫霄最上集仙真。


苔荒鹤迹浑无路,花暗笙声不见人。


瑶圃月寒通白晓,丹台云暖驻长春。

高吟水木净,逸思风云骤。


知有沧洲期,意得还独笑。

手弄紫藟芳,搴衣阴洞口。


九节蒲可寻,如瓜枣当剖。

碧桃天上树,青涧石边栽。


世每纷纷异,花犹岁岁开。

贞士不可见,或从林下逢。


暂即松筠室,聊怡冰雪容。

餐霞固有术,烹石谅非难。


何如坎离媾,方寸成金丹。

昔闻云中仙,遁迹人间世。


青松将十围,苍鹿亦千岁。

琪树方壶秀,芝草玄洲春。


羽人爱林卧,不管海扬尘。

溪山佳处不须招,未到心旌每动摇。


渐喜田园挽陶令,敢将笔砚伏君苗。


黑云含雨迷江馆,白鸟冲烟映市桥。

入关忽忽重逢腊,数折梅花当雪看。


多病每思庐岳切,避人犹觉故乡难。


平临海日行无地,独坐虚堂夜不寒。

王子炼神鼎,乃逃高岩居。


金银结真气,天人传玉书。


磨针悟志苦,插梅知化殊。

昔时训子西河上,汉使经过问妾缘。


自到仙山不知老,凡间唤作几千年。

焚香游桂阈,解佩阅松寮。


不觉霓裳湿,徒闻羽盖飘。


烟霞年复岁,云雨暮将朝。

先春曾宿紫霄宫,今日重游春正融。
谁道居官便跧缩,也能偷暇向忙中。
千尺峰头明月辉,松盘石磴紫烟飞。
步虚声落不知处,采药山中道士归。
巉岩孤寺倚中霄,伐鼓鸣金尚早朝。
长占山光茅搆屋,平分野色竹为桥。
凭谁作主惟看月,看客频来亦惧潮。
山行积石路逶迤,村径成门逐处移。
一点炊烟生虎穴,四来暝色到牛衣。
畏人沙鸟飞南陇,傍母山猿恋北枝。
不同卖药入都市,又异执帚见相君。
冠盖临门求上剂,公台解榻叩多闻。
应思夜鹤侣蕙帐,却笑伯鸾家布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