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叠石峰前二老僧,相逢一笑见真情。


社中对酒日初永,林下围棋秋始清。


尚拟维摩眠丈室,遽惊圆泽厌浮生。

风骨棱棱雪满头,帽尘慵拂涕慵收。


天晴放鹤方开户,雨后看山不下楼。


树底持经阴径远,竹边洗钵小池幽。

不事镢头不坐禅,扬眉瞬目见雄谈。


净体发须元不碍,炼心妻妾宿曾参。


殿压沧溟功九仞,炉开色相佛千龛。

枯木寒岩亦未真,走盘珠子自精神。


三餐煮籺一生事,屡岁斋僧几万人。


铸冶金容瞻气象,圆通天眼悟根因。

自愧迂儒厌俗荤,每游香室藉思熏。


别来常似一臂失,话久宁容六耳闻。


人去忽惊函谷履,锡飞无复海东云。

早从祝发事栖岩,为礼名师每向南。


业净六根成慧眼,身无一物寄茆庵。


厨边引涧宁须汲,松下翻经几到龛。

绕屋青桐碧玉椽,坐来岩石起云烟。


过门竟日奔驰者,应羡山僧去道边。

诸方行尽已忘筌,宴坐归来水石边。


五叶承来真的嗣,七朝阅过到耆年。


鸾音衮衮闲犹振,鹤骨昂昂高更坚。

往时噩梦已西东,八十年来一霎风。


愧我有言如水石,岂君无意任痴聋。


丹砂驻老难求世,野火当秋易及蓬。

搜得青山骨,添予白昼心。


勇能离故土,老好入丛林。


一念行应到,千岩坐更深。

邂逅还相见,殷勤复自陈。


三千大千界,八十二年人。


衲衣云水旧,头鬓雪霜新。

清瘦形容八十馀,匏悬篱落似村居。


劝师莫羡人间有,幸是元无免破除。

行尽天涯与海涯,闲云孤鹤伴袈裟。


归看手种门前树,开遍春风几度花。

亡友残缣三十年,西泠宿草日芊芊。


扫除未了残阳叶,依旧江楼负手前。

两松郁苍苍,夭矫出奇峭。


翛然龙蛇姿,势欲排岩峤。


老禅独会心,默坐观万窍。

八十馀三老阿师,云山深僻少人知。


不嫌野鹤水为伴,庭下闲松借一枝。

八十已有馀,九十颇不足。
曰生隆庆间,少小薄鱼肉。
其时边境宁,其时边谷熟。
眼看几日春将至,向道残年病可哀。
未到百龄何足虑,独怜彭祖已成灰。
岁暮不知何处宿,深山雪底共围炉。
不因满眼儿孙好,那得孤身伴老夫。
我闻老僧岩,未到僧岩石。
庄诵半游诗,恍若山行客。
是日望舒满,笋舆戒发夕。
何事平畴见应真,似嗔饶舌走江津。
若将移入生公座,应说点头予后身。
老僧说法本多门,一石峨然万象奔。
却似息妫归楚日,开尽桃花总不言。
万里携来自蜀州,老僧珍重许谁求。
相逢举赠宁无意,要我云山处处游。
不下匡山七十年,衲衣空挂碧岩烟。
相逢不问人间事,头白眉长已过肩。
临江萧寺夕阳中。
垂柳舣孤篷。
幽廊细径无人到,透春信、偏有东风。
六朝柏老数千年,云外昂头成树仙。
鹤寿龙蟠形古怪,俨如诸葛庙堂前。
身世皆空境,知空自不悲。
何须临暮日,逐急念阿弥。
裴相安心际,维摩忏罪时。
九十光阴欠五年,寒灰枯木老云泉。
眼明尚可穿针鼻,齿硬犹能嚼石莲。
疑是合知诸佛印,果然别得一枝禅。
趺坐傍云根,圆空慧性存。
法华堆自展,难与世人论。
昨夜山前说法归,毒龙驯虎总忘机。
客来相讯还相笑,鼠啮床头故褐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