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恶业相缠五十年,常行八棒十三禅。


却著衲衣归玉局,自疑身是五通仙。

日月转双毂,古今同一丘。


惟此鹤骨老,凛然不知秋。


去住两无碍,人天争挽留。

山根玉泉仰面飞,飞出山顶却下驰。


自从庐阜泻双练,至今银湾乾两支。


雷声惊裂龙伯眼,雪点溅湿姮娥衣。

竹林高宇霜露清,朱丝玉徽多故情。


暗识啼乌与别鹤,只缘中有断肠声。

长春之孙自仙骨,袖有蟠桃食遗核。


平生不学烧汞方,唾视黄金等何物。


满城谁识旧庚桑,白发人中似鹤长。

长沙太守西曹吏,从在南都数往还。


旧日为郎俱白首,今朝称寿对青山。


万松夹道将成石,一水当阶恰抱环。

羸骖相逐犯风埃,行尽千岩未肯回。


送我漳淮三百里,道人何止过溪来。

两翁投老各华颠,往事重论亦黯然。


只有高情无岁月,相看依旧似当年。

回首云庵日又低,孤帆欲渡晚风吹。


桃花水暖拍堤去,莲叶舟轻随棹移。


老罢转知身是梦,愁来只有鬓成丝。

平生作剧谩逢场,枘凿由来苦未当。


笑我弹冠方适越,看谁纫佩独沉湘。


捧心政恐元非病,怒臂前知不自量。

一别风尘客恨长,凤城灯烛记微茫。


人生相见知何定,夜雨重来此对床。

旧时好客孔文举,无事长随支道林。


灯夜羞归对妻子,传柑知我已无心。

伴师同拄一枝藤,野岸凌兢踏断冰。


老去莫辜元夜眼,试凭江阁看渔灯。

道人送客过林扃,先识穿云拄杖声。


内苑深居无一念,东堂久阔尚馀情。


且欣能善将军饭,未怪频翻吏部羹。

吾师珍惜玉山炉,可叹雕纹朴丧初。


无党无偏三足峙,不缁不磷一心虚。


礼佛诵课须资汝,示众拈香正起予。

风流彩扇出西州,寄与白莲老社头。


遮日招风都不碍,休从侍者索犀牛。

一曲悲风历指寒,昔年曾奉万松轩。


本嫌浮脆删吟抑,为爱轩昂变撞敦。


高趣酿成真有味,烦襟洗尽了无痕。

远公卜筑得幽奇,削取巉岩作坦夷。


碧甃牵泉通一线,青山邻郭阻千岐。


石门高峻人稀到,梅子酸甜独自知。

三年不飞飞冲天,搅混世界旋乾坤。


三年不鸣鸣惊人,狮子丧胆狐窜奔。


老师本具菩萨心,无边刹土随现身。

此是吾师安稳处,故山回首锁烟霞。


昔游记得重阳日,篱菊旋抽两度花。

东山棋局暂夷犹,元老还家尚黑头。


自是洞仙无甲子,谁知琪树几春秋?


行看曳履趋三殿,且慢骑羊向十洲。


待历中书念四考,始携黄石问丹邱。

蓬壶紫水远通潮,人踏金鳌弄紫箫。


百里贤星环寿域,十分春色醉花朝。


调和玉露凭仙掌,旋转天文属半杓。

溪环南野似蓬瀛,却笑平泉浪得名。


一代人伦悬水镜,百年行乐寄棋枰。


篱编锦石黄花绕,棹倚银沙白鸟迎。

星辰曳履领千官,勇退遥辞玉笋班。


梦绕西清依北斗,园开南野即东山。


会中九老谁前席?


壶里三花好驻颜。

竹林青青山寺幽,老僧禅坐对江流。


长尘廉襜寂不语,能令过客小低头。


黄昏钟竟香烟起,行舟去去心何已。

长拟丝纶承帝制,讵论词赋冠儒曹。


神鳌鳞甲辉宫观,织女机杼绚锦袍。


岁月幸依经幄静,云霄倍望讲筵高。

忆昨鸣鞭趋晓仗,侧看曳佩领仙曹。


龙墀乍驻尚书履,凤阁旋纡学士袍。


地接勾陈珠斗近,天临太乙彩云高。

久吟碧草思门径,况对黄昏媚省曹。


入夜星文回黼阁,经秋云物恋宫袍。


持衡合兆三阶正,倚杖那思五岳高。

君不见问政山,错出黄山白岳间。
昔日仙人留隐迹,至今白云苍树犹仙关。


上有千尺之松花作饭,下有五色之芝英可餐。

法星晓灿映长庚,钟阜遥看五色明。


周召大猷勷武烈,东南元气巩陪京。


泉流九府心能计,天柱四维手可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