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古涧寒泉可枕流,从渠庚伏在炎州。


杖藜端欲事幽讨,杯酒未容相劝酬。


坐上纵无居士客,山间聊为老禅留。

老矣潮州韩吏部,饥餐渴饮似当年。


明明月夜长相照,莫怪无书寄大颠。

寒溪数寸尔,下有万里天。


烟云自变怪,寸碧殊湛然。


蘋风亦可人,宁妨暂漪涟。

簿书填委我何堪,茶串携寻井水甘。


幻境岂能喻十十,禅机聊喜契三三。


竹风敲玉清音迥,荷雨跳珠绿影涵。

怀冰高韵暑天寒,况有波澜在笔端。


可但风流称不坠,故应哺啜亦堪观。


坐曹行赴陈蕃榻,待戍方弹贡禹冠。

暂抛尘土扣云扉,山色空蒙翠湿衣。


涧水松风俱有恨,道人瓶钵几时归。

古寺钟残夜已分,三人同卧一床云。
他时此地闻钟夜,未必连床又是君。
禅定安详元契佛,年华八十尚能诗。
何人断臂来求法,庭柏萧萧度岁时。
相别无一语,相见无一言。
如何忘形者,远情复相牵。
我持江上风,遗公吹法筵。
公读西竺书,我读东鲁文。
我坐支叶烦,复有彼此分。
何当罄忘之,缁素如一人。
病中无所为,据梧观品汇。
品汇自错迕,吾何发长喟。
彼美蒲庵叟,守道已淳备。
蝍蛆素甘带,䲭鹗喜食鼠。
蛇长即吞象,猬小能制虎。
鹰鹯与鴐鹅,生同被毛羽。
猗兰畏阳盛,甘鞠惧虫食。
昌阳恶溪涸,揭车伤土瘠。
上有寄生草,蒙茸托松柏。
人生恶好胜,水斗良足嗤。
有口贵守默,石言岂其宜。
桑田可衣食,忍使鱼龙归。
青天湛秋水,明月扬素波。
浮云自何来,漫漫掩星河。
中宵月离毕,晨朝俾滂沱。
霜髭病起若相侵,销尽平生未了心。
一事关身俱是梦,万缘弹指已非今。
月林清影元无定,山路幽香不可寻。
试将千里看山眼,来访山中佛祖家。
已识黄山真面目,主山犹放白云遮。
茶瓯唤起清昼眠,涧松岩竹谈幽禅。
秋曦忽随壮士臂,暮景已入诗人肩。
尘缘咄咄鱼吞饵,胜事堂堂驹着鞭。
万事不挂服,把茅还盖头。
林深从鹿卧,海阔任鸥浮。
圆泽三生契,曹溪一宿留。
一蓑风雨一渔竿,家近梅花涉水滩。
投报已无青玉案,驻颜宁有紫金丹。
庞公老去独耕岘,李愿从来久隐盘。
风流老禅思不羁,悠然邂逅川水湄。
谩笑支郎爱神骏,素闻玄度能工诗。
天关九重守虎豹,江海万倾生蛟螭。
檐铎吟风月半凹,黄金布地欠诛茅。
三更出日真光景,大好钦身正笠包。
阅尽恒河水上波,声尘何似泡沤多。
还师拍板钳锤后,更唱谁家别调歌。
曾读茶经如读律,一物不备茶不出。
未论煮瀹应节度,第一收藏在坚密。
摘鲜封裹须焙芳,湿蒸为寇防侵疆。
空蒙暗遥甸,淅沥响高树。
乍萦林表来,复洒重湖去。
潇潇孤兴发,望望寒川暮。
霜根刺刺猬圆颅,犹倚禅床听木鱼。
底事世缘能老我,到头尘事不关渠。
磨砖几日能成鉴,闭户何人欲造车。
江月主人清冰壶,以月名堂月不如。
门前船泊五湖客,两眼历照心与俱。
我来追凉暑云徂,牛腰大轴开我愚。
个里灵山处处通,本无来往与西东。
临行一句如何会,乌石山头撞晓风。
两年风雨为民愁,那得偷闲物外游。
谁谓秋鸿留爪甲,吴侬一稔展眉头。
每谒祠堂憩虎邱,山僧煮茗雪花浮。
陆泉便作曹溪会,引得清风话未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