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阅世纷纷共旅亭,归来眼为里人明。


老夫未叹尝三已,吾子何忧取一名。


仁义夙心成自误,文章小道得高评。

藏山常恐负而走,壶中九华安在哉。


忆似冷泉亭畔见,为君题作小飞来。

束发词林久著名,及兹书剑始西行。


里人预谶龙头喜,相者兼言豸骨清。


笔老定非场屋作,声和必为国家鸣。

春雨年年有,良田岁岁无。


何因将此事,须要画为图。


野水寒初退,平林绿半敷。

疲氓多菜色,去守乏棠阴。


属虑千峰旱,俄闻六月霖。


面滩船欲涩,茗务井还深。

上古三皇轩农羲,天始有柱地有基。


腹虚与实疗民饥,心塞与开植民彝。


保民性命专厥司,握生杀权名曰医。

易象丽泽兑,朋友以讲习。


设官为之师,义取互相益。


六位六爻画,分明如六人。

宦尘偷眼望孤山,几个吟人得往还。


德久尧章前次是,晋仙铦朴后来间。


大都寿夭元无定,只这衰荣甚等闲。

白莲庵下犁春屋,正是吴山大隐坊。


一任车尘飞不到,半生诗卷独难忘。


眼明贵近清樽富,心折交游秃鬓凉。

床头夜雨滴到明,村南村北春水生。


老妇携儿出门去,老翁赤脚呵牛耕。


一双不借挂木杪,半破夫须冲晓行。

羽檄交驰骇电奔,诏书频下想天恩。


旧时懒惰如魔去,只有书生习尚存。

昌黎世有简编孙,邺下常传慷慨言。


忆得此公端的健,但将忠力复名门。

孤负灵蓍续短蓬,宠光枯蘖附春丛。


他年贾至岑参句,得入诗编托杜公。

特特新诗满意来,中间华藻任铺排。


不知养拙干戈里,但觉愁端变好怀。

我句拙于贫女妆,尊前替戾敢承当。


何人错比罗敷艳,枉赋诗人陌上桑。

营垒家家说望夫,将军志远在余吾。


从来万甲千金费,曾有因粮事也无。

逢危无策愧时才,怀抱何曾得好开。


衮衮捷书来不断,活人基本要深培。

立说招携与殪戎,两端蛮触互论功。


古来帝力通南北,山过焉支岭度葱。

卢公全盛时,桃李何纷纷。


冠盖蔽白日,谈笑起青云。


林翁我乡曲,同业又同门。

青云两高士,肯伴老夫游。
方驾相追逐,通宵复献酬。
诗书嗟失计,农圃话良谋。
白水弄青秧,晨烟著柳行。
羁怀正飘泊,陂路转微茫。
蘋际鹭鸥下,塍边菱荇香。
㶏水官桥路,将军甲第新。
绿沉闲结锈,棐几净无尘。
下榻喜宾至,问田怜我贫。
点勘窗前昼景舒,豁人双眼绿阴敷。
明方寸地通三极,会一理中该万殊。
静体阳工生意思,密融心匠活工夫。
好事图形复赋诗,岂知真个把锄犁。
野人开卷微微笑,最忆轻蓑带湿归。
人生合散多,罕与故人遇。
今辰天气佳,偶尔得清晤。
况复临江亭,一目万景聚。
吏曹偷暇日,聊喜一追陪。
竹色侵书卷,花光入酒杯。
红尘门外恶,白发镜中催。
又作匆匆别,能忘黯黯愁。
五年如隔世,一日定三秋。
晓雨莫惊梦,斜阳休倚楼。
归耕十三年,此来殊欿然。
一犁正春雨,君行欲何处。
我方买红船,重归寻旧廛。
黎山千仞摩苍穹,颛颛独在大海中。
自从汉武置两郡,黎人始与南州通。
历历更革不胜计,唐设五筦如容邕。
耿耿思田舍,攸攸倚钓竿。
一犁歌短阕,十口饭长安。
老觉驱驰倦,生知稼穑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