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归去来兮,吾归何处?


万里家在岷峨。


百年强半,来日苦无多。


坐见黄州再闰,儿童尽楚语吴歌。

身浮一叶返湓城,凌犯风涛日夜行。


把酒独斟从睡重,还家渐近觉身轻。


岸回樊口依稀见,日出庐山紫翠横。

鸣驺如电马如雷,知是婆娑醉尉回。


常日锦囊犹有句,况从三十六峰来。

宴坐峰前冲雨急,黄岩县里借舟迟。


百年痴黠不相补,万事悲欢岂可期。


莽莽沧波兼宿雾,纷纷白鹭落山陂。

日照江边春树林,繁花乱叶感人心。


花间蛱蝶漫多事,叶底杜鹃非好音。


举目山川成皓首,侧身天地一沾襟。

我来之初季春月,门外李花如积雪。


杜门燕坐度长夏,庭树秋风忽骚屑。


西驰大火不复燎,急雨凄风争应节。

乔木隔尘埃,华堂敞深僻。


人静好鸟鸣,睡馀疏雨滴。


悲愁感萧瑟,吊古披荒寂。

行役那堪八月时,肠非宋玉也应悲。


烦君为寄梅溪信,少慰吾亲别后思。

不放离人独解舟,片帆相逐到丹丘。


客情乡思从今日,更有思君一段愁。

偃武身还老,还家计未非。


贫依山寨住,喜访竹楼归。


度陇书鸿少,翻场战马肥。

直打矶头上,横抛江口开。


水将天共去,风与浪俱来。


人压船舷正,竿牵帆索回。

献岁东风彩鹢催,浔阳难待故人回。


独驱涛色三湖过,不见梅花五岭来。


持橐旧随鳷鹊观,挥毫今忆凤凰台。

屈指还京十日程,每逢歇处问村名。
春沙脉脉溪初涨,夜雨垂垂晓又晴。
山下有人传虎出,店中炊饭见牛鸣。
万松晨度马蹄疾,五水春来湖草长。
官柳弄烟天已曙,山花无人风自香。
涛痕石碛记江路,桧楫兰舟摇夕阳。
甘入烟波伍老渔,拂衣长啸别飞舻。
举头明月黄泥坂,落手扁舟青草湖。
流涕凭轩仍似杜,得鱼携酒不如苏。
微官曾似南昌尉,一钵三年寄一峰。
却向青山成远别,独余黄面到相逢。
谩从出世歌衰凤,且与闲潭制毒龙。
崎岖不减夜郎西,春雨春风送马蹄。
寂寞山冈花烂漫,子规时杂鹧鸪啼。
舵楼高唱大江东,万里苍茫一览空。
海上波涛回荡极,眼前洲渚有无中。
云磨雨洗天如碧,日炙风翻水泛红。
皇天夜雨金,万夫朝死斗。
牟平土不谷,民穷何述富。
帝敕金星下,驽力试补救。
沈沈山中宅,未识何人居。
历历山中村,绿窗俯通衢。
岂不虞盗贼,世乱此晏如。
绝壁两崖分,中通路一线。
人马鱼贯来,去来厄捘腕。
捘腕犹可避,马碍岂容旋。
上山势似难,登顿从无失。
下山势不留,往往多差跌。
一跌幸无伤,雪后铺如茵。
四更山月落,星光淡原野。
仆夫恃谙练,驱驴出道左。
昏黑望前林,明白顾后火。
山行古乘樏,厥制似即屟。
汉时始用轿,隃岭平妥帖。
我行山海间,我车阻高冈。
自离黄脽来,行行渐沙砾。
不知身入山,山远青屴崱。
雪压山气沈,透空转缥碧。
先生一笑春如海,唤起寒梅病里魂。
卒岁温燖消雨雪,新诗蕃衍长儿孙。
胜游归后久悬榻,僵卧别来今闭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