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罗盖轻翻翠,冰姿巧弄红。
晚来习习度香风。
疑是华山仙子、下珠宫。
采花曾入水云乡,谁有仙人服食方。
分饷恰如芦菔味,开包犹带芰荷香。
瑶池阿母亲曾造,画桨吴姬恐未尝。
菡萏新花晓并开,浓妆美笑面相隈。
西方采画迦陵鸟,早晚双飞池上来。
危栈梯空上,人行香霭中。
险应逾鸟道,幽已出龙宫。
日月三天近,风云一径通。
白猿呼不至,洞口白云重。
涧落经霜果,崖留挂月松。
相传来万里,独啸应千峰。
雁塔高千尺,东南远建标。
江山留过客,日月记前朝。
铎受天风震,梯经劫火烧。
山僧住上方,高处更苍苍。
不雨云烟湿,长春草木香。
削成看小朵,幽绝拟空桑。
相传谢康乐,曾寄杜明师。
此客今为土,何人更解诗。
人空黄叶堕,岁久绿苔滋。
横水东西落,幽人日夜过。
宛宛龙赴壑,隐隐鹊填河。
缅想赤城路,潜通沧海波。
洗药源头路,通人有石门。
水涵青壁静,云与紫崖奔。
鼓翼朝飞鸟,连肱夜饮猿。
远通罗刈国,近接梵王台。
海客然犀入,山人采乳回。
林间无日月,地底有风雷。
乱云交霮䨴,孤石疏岧峣。
地识金仙隐,岩看玉女朝。
香炉贫秀色,太华并高标。
峨峨莲花山,万仞高崔嵬。
田形级阶梯,峰势层楼台。
四时风雨暝,半日云雾开。
风从天上起,吹送野亭香。
竹外红云岛,溪头白玉床。
流霞开艳景,明月助清光。
江南山山曰莲华,坼裂菡萏名妄加。
九华华开瓣乱放,余者一片或一丫。
歙莲华峰得莲性,一茎通理抽天葩。

孔翠鸳雏略费评,楼前红烛笑相迎。

偶然拾得青羊句,并蒂莲花愿往生。

鉴湖一曲云水涯,风吹万柄红荷花。
放翁醉后出奇语,花为四壁船为家。
满湖风露凉烟重,冉冉故人来入梦。
乱云翠拥千层盖,拳落时听雨打声。
长笛隔江吹晚霁,水光月色两分明。
男子谋身岂易知,鱼虾燕雀莫相欺。
蛟龙翻海非无日,鸿鹄冲天自有时。
直把寸心睎孔孟,终摅馀蕴继皋夔。
片心长是乐清虚,一到莲花喜有馀。
柳倚古溪风不断,路迷芳草客来疏。
樽无美酒难浮蚁,手有文竿未食鱼。
一水盈盈独立时,六铢衣薄透冰肌。
临川已没龙丘远,辜负芳妍乞好祠。
只将萧洒与温醇,敌尽千花百草春。
欲赋清诗写深愿,却疑潜笑白头人。
浅白轻黄两未分,飞来人世作朝云。
天教细雨常遮护,留得清香数日闻。
漏壶皆古制,此制独精奇。
昔自远公创,今传燕地规。
范金筒有量,剡木箭相宜。
似醉如慵一水心,斜阳欲暝彩云深。
清明月照羞无语,凉冷风吹势不禁。
曾向楚台和雨看,只于吴苑弄船寻。
半塘前日染来红,瘦尽金方昨夜风。
留样最嗟无巧笔,护香谁为惜熏笼。
缘停翠棹沉吟看,忍使良波积渐空。
影欹晴浪势欹烟,恨态缄言日抵年。
轻雾晓和香积饭,片红时堕化人船。
人间有笔应难画,雨后无尘更好怜。
不耐高风怕冷烟,瘦红欹委倒青莲。
无人解把无尘袖,盛取残香尽日怜。
倚风无力减香时,涵露如啼卧翠池。
金谷楼前马嵬下,世间殊色一般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