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哦诗浑忘路高低,忽怪松梢与路齐。

准拟醉眠萍实驿,驿西西去更山西。

鼎足炉边坐,陶然共一樽。


道心元自胜,世味不须论。


安稳三更睡,清明一气存。

道上观行人,半似重相见。


古云性相近,性岂不如面。


万形本一性,万心方一殊。

晓行山径树高低,雨后春泥没马蹄。


翠色绝云开远嶂,寒声隔竹隐晴溪。


已闻南去艰舟楫,漫忆东归沮杖藜。

木偶相沿恐未真,清辉亦复凛衣巾。


簿书曾屑乘田吏,俎豆犹存畏垒民。


碧水苍山俱过化,光风霁月自传神。

此杉已百年,林立官道侧。


鬼神所诃护,斤斧不敢迫。


爱此遗直姿,凛凛有正色。

闻说萍乡县,家家有绢机。


荒年丝价贵,未敢议寒衣。

草罢惜春赋,持杯亦鲜欢。


檐楹双燕语,风雨百花残。


小阁无聊坐,征衣不耐寒。

亭榭八九所,一筇随往还。


四桥朱槛外,三径绿阴间。


凿浅通流水,凭高见远山。

拄杖穿云去,一坡仍一坡。


地高山不峻,花少竹还多。


家近登临便,人贤气味和。

白头还作他乡客,不负青天只月明。


自笑渔樵非泛宅,聊听鸿雁有新声。


晶瓶浸魄一双影,玉镜当心无限情。

何处能为政,萍乡有一人。


君闻玉琴响,复见桃花春。


德化连南楚,声华动北辰。

新书声价满皇都,高卧林中更起无。


春兴酒香薰肺腑,夜吟云气湿髭须。


同登水阁僧皆别,共上渔船鹤亦孤。

器远无近用,弦歌只暂娱。


从来赵魏老,或为滕大夫。


昔时武城宰,其人骨已徂。

牛斗斜横剑气寒,第来泉品让儒酸。


道心一掬尘开镜,仙掌孤撑露在盘。


满地江湖悲寂寞,半天猿鹤可平安。

无风轻燕。
缭绕深深院。
昼永人闲帘不卷。

千山拥翠屏,一水萦罗带。
雨过水痕添,云散山容在。


亭高景最幽,天迥风尤快。

晓出萍乡动越吟,清溪无底乱山深。
颓垣破屋邮亭古,面壁聊观去住心。
楚客问河潭,河潭水深浅。
渠屋荫垂扬,风光自流转。
不见倜傥人,临流抚空卷。
萍江即楚江,今日非昨日。
但见萍江流,不见萍江实。
贪看滩上凫,回头忽相失。
何如贪程心,翻恨滩舟疾。
十里□山路,茅檐五七家。
机舂人不见,流水自翻车。
紫蕨长镵老,黄茅野烧晡。
春风缘瑟缩,桃李自华敷。
湘春日日雨,湘水夜来高。
莫道刀舟险,吾尝学自操。
昨日泸溪客,今朝此问津。
野航吾自惯,一度当寻春。
斑斑山雨乱衣痕,那得新诗属意浑。
近市辙泥深没马,傍江云树半连村。
幽花掩映春光老,宿鹭骞飞野水昏。
少府高时论,尘襟喜暂开。
我无乡井累,渠有折冲才。
月露团秋桂,天风落古台。

萍蓬踪迹几时休。
尽飘浮。
为君留。

萍乡山中虎,食畜不食人。
人亦感虎意,罟阱不复陈。
虎乃有俗俗有仁,不啻古云父子亲。
萍实今何在,乡名犹未更。
绳桥隳臲卼,土偶飒精英。
客计歌狼跋,归心叹蚓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