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入门无平田,石路细穿岭。


阴风生涧壑,古木翳潭井。


湛卢谁复见,秋水光耿耿。

浐水送君君不还,见君题字虎丘山。


因知早贵兼才子,不得多时在世间。

青林虎丘寺,林际翠微路。


仰见山僧来,遥从飞鸟处。


兹峰沦宝玉,千载唯丘墓。

暂引寒泉濯远尘,此生多是异乡人。


荆溪夜雨花开疾,吴苑秋风月满频。


万里高低门外路,百年荣辱梦中身。

轻棹驻回流,门登西虎丘。


雾青山月晓,云白海天秋。


倚殿松株涩,欹庭石片幽。

生事飘然付一舟,吴山萧寺且淹留。


白云已有终身约,醁酒聊驱万古愁。


峡束苍渊深贮月,岩排红树巧装秋。

突兀僧房倚翠微,金精幻虎霸图非。


琼田万顷山如涌,铁壁千寻泉自飞。


堂在经声通老石,楼开塔影落秋衣。

寺墙围著碧孱颜,曾是当年海涌山。


尽抱好峰藏院里,不教幽景落人间。


剑池草色经冬在,石座苔花自古斑。

每逢孤屿一倚楫,便欲狂歌同采薇。


任是烟萝中待月,不妨欹枕扣舷归。

荒柳卧波浑似困,宿云遮坞未全痴。


云情柳意萧萧会,若问诸馀总不知。

树号相思枝拂地,鸟语提壶声满溪。


云涯一里千万曲,直是渔翁行也迷。

西出吴门步屧轻,浮屠唤客入山行。


石从试剑何年裂,池自通泉尽日平。


烟径远传僧磬响,云龛深锁佛灯明。

成道自衰周,避世穷炎汉。


荆杞虽云梗,烟霞尚容窜。


兹岑信灵异,吾怀惬流玩。

种日应逢晋,枯来必自隋。


鳄狂将立处,螭斗未开时。


卓荦掷枪干,叉牙束戟枝。

重游吴子国,又入虎丘山。


长日挽人住,好风将我还。


儿童陪胜践,长老记衰颜。

绝巘精蓝半夕阳,清尊别思倚苍茫。


凭栏顿喜云霄近,结驷毋惊道路长。


池拥双龙元是剑,天回北斗尽成章。

风至开山阁,云归卧佛床。


薄岩施屐易,疏竹进床凉。


醉益狂奴态,游偏傲吏长。

理棹适闽粤,虎丘聊舣航。


霜林正摇落,翠柏森成行。


入门蹑磴道,乔木间疏篁。

兰若云深处,前年客重过。


岩空秋色动,水阔夕阳多。


早负江湖志,今如鬓发何。

海涌峰前云树盘,佛宫飞阁出巑岏。


虎来古冢金精白,龙卧秋池剑影寒。


禅老说空留坏石,鬼仙题雨下虚坛。

骏马龙驹种,佳人燕子身。


驰驱下夕坂,险绝太惊人。


血是蹄间汗,香为鬓里尘。

潭渚逶迤草树重,上方台殿隐孤峰。


清辉夜吐吴城月,虚籁寒生梵院松。


窗瞰浦云宜引望,石留僧讲谩遗踪。

禅径香台访碧山,玉堂黄阁奉台颜。


乍挥藻翰花争丽,久脱朝簪鹤并间。


林下看云松影静,岩边著屐藓痕斑。

海涌峰头万顷云,天风鹏背忽逢君。


此行巳是蓬莱客,袖得还丹与我分。

莓苔欲遍盘陀石,知是梁朝古道场。


陈迹谩惊成俯仰,空门元不预兴亡。


白漫天上俱兵气,赤伏池中是剑光。

驻节何劳问鹿群,虎丘残雪剑池云。
落梅秋府传高唱,授简霜台接令闻。
燕峤月明湖雁度,楚天人至澧兰芬。
不谒闾丘谒虎丘,幅巾藜杖兴悠悠。
飘萧白发三千丈,来往青山八十秋。
宝地近曾为战垒,剑池今复属禅流。
苏台鹿过水空流,老树荒烟锁虎丘。
宝塔攀跻探古迹,霸图零落使人愁。
狂歌响振层霄上,纵目长过万岭头。
阖闾葬后十余年,越人发之但空冢。
至今虎丘寺法堂,大佛三尊俨然奉。
生时役众人力耗,金精下藏虎上垄。
从来幽兴竞山长,况复山塘七里强。
只树排云全古色,画船冲雨为新凉。
寒泉尚挹高人抱,霸气终收故剑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