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简书催出似驱鸡,闻道饥寒满屋啼。


炙背宵眠榾柮火,嚼冰晨饭萨波齑。


风如利剑穿狐腋,雪似流沙饮马蹄。

行役劳人望县斋,心如枯井喜尘埃。


青灯帘外萧萧雨,破梦山根殷殷雷。


新麦欲连天际好,浓云犹傍日边来。

百年几暄凉,再岁三征行。


却羡路旁叟,白首不到城。


人生如风花,去来能与争。

去年丐西归,谓可休馀生。


今年复东下,驾言入神京。


卧治方小安,趋召岂不荣。

无心推篷看,不意与月近。


欣然卧以观,星尽惟斗柄。


始之肌肤寒,久乃心肝映。

南游过楚江,西征临越甸。


当涂想分割,龙津忆征战。


或营酸枣台,或起明光殿。

看山有所得,日暮聊为文。


厌听舟人子,村语徒纷纷。


酝酿非素乐,典坟愤所忻。

男儿年二十,渐衰珠玉颜。


况乃远行役,风霜悴其间。


饮酒未及醉,坐看白石还。

山雨细、泉生幽谷,水满平田。
雪茧红蚕熟后,黄云陇麦秋间。
武陵烟暖,数声鸡犬,别是山川。

暮年行役转凄凄,家累牵人咫尺迷。


少学陶公愁稚子,长贫孺仲愧贤妻。

谁使衰年冒冷行,几般辛劳几般情。


重重楼阁深深闭,家隔东南四座城。

闽峡波涛,武夷深秀,此行经遍。
才卸征衫,且呼杯茗,为道亲闻见。
好山当户,明湖绕宅,未减江南心眼。
一年辛苦事,欲暂息舟中。
买船上水撑逆浪,不吹南风吹北风。
北风怒号船头裂,北风怒号牵枝折。
行行重行行,吾役几时休。
春风不相饶,尘土满敝裘。
人生能几何,乃有千岁忧。
见说扁舟下彭蠡,九江日落照庐山。
弟兄情话对床夜,应笑冰溪人更闲。
官梅何似野梅好,一任有诗能细论。
牧笛樵歌茶灶外,几多北海只空樽。
风尘弹指过,于世已浮沉。
处处双林客,年年五岳心。
薝卜林皆玉,旃檀室是香。
供君鍮石罐,贮月在禅房。
荆涂云一色,淮泗波千里。
山僧不出门,藤蒲对花水。
春风境上揽晴芳,倾盖停骖漫举觞。
贤聚久为冠盖里,吏来翻似石壕乡。
不因行役红尘内,那得招携绿野旁。
采凤团龙贡紫宸,今年斗柄仅离寅。
四千里望中天阙,第一番题北苑春。
拜表尽恭初遣使,乘轺还念未归人。
浮梁跨寒溪,出郭十馀里。
暝投僧舍宿,月影清如水。
剪烛吏人退,孤坐俄隐几。
雨响清客梦,雨晴催客行。
迥野晓寥落,界天玉峥嵘。
银海眩双照,琼钩对孤明。
涉泖正清明,淀湖波更平。
雉媒空古迹,鹤唳动乡情。
杨柳家家插,桃花处处生。
玉宇秋如水。
为黄花、满襟离恨,雁筝频倚。
落日马蹄穷塞主,白发一肩行李。
忠诚未格天,大风撼我舟。
志仁幸安土,长滩若为留。
柔泥不着石,傲睨登瀛洲。
微名迫我起,我行过千里。
既越两重洋,又涉百重水。
波涛挟蛟鼍,时时向人跂。
行役无时节,春来又几时。
柳条随处处,梅蕊亦枝枝。
弱质曾无取,斯文只自宜。
宿雾锁山椒,落月挂林侧。
崎岖历冈峦,仿佛辨阡陌。
秋高风露寒,道远时序迫。
却到深山岁已残,西风连日作晴寒。
尘埃季子貂皮敝,憔悴休文革带宽。
往复七旬人意怠,崎岖千险马行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