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泷东与泷西,岩嶂蔽天起。


泷西林木深,窈冥数百里。


城与白云争,所得尺有咫。

泷州田土最膏腴,尔去躬耕且一区。


陇上不妨鸿鹄在,山中应与虎狼俱。


缁衣世外还将母,白发堂前好弄雏。

一水曲穿林,沿洄信几深。


路从幽鸟问,城向乱云寻。


渐到弦歌地,遥闻鸾凤音。

拄笏朝朝见翠屏,瑶琴色映数峰青。


陶公自有无弦者,写出元音满讼庭。

官舍苍苍万叠山,琴声半落瀑泉间。


春风只自弦中出,吹得桃花去复还。

老向泷西一角巾,畲田数亩自先臣。


香粳亦用青枫染,玉馔惟将锦鲤陈。


花以无名长在树,禽因有喜屡催人。

溪尽山城出,高高在乱峰。


厓飞千树瀑,石响一林钟。


叶落传人语,沙乾失虎踪。

山口一溪分,舟随白鹭群。


花寒因向水,石湿为生云。


草色千峰染,林香万壑薰。

水断频无岸,山开渐有林。


花愁渔父识,药喜野人寻。


鸡犬仙家物,牛羊太古心。

林樾真无暑,追随竟夜留。


荷花为麈尾,酒案代游舟。


霞布依城寺,烟萦映水楼。

好诗浑厚如金玉,妙质勿令斤斧侵。


要识笔端三昧力,夜深山水自成音。

未能投笔取封侯,一食聊须为口谋。


日向晴窗研破砚,读书当读亿那由。

未省前身是道人,莫嗟求仕困无津。


东风动地泥牛吼,檐卜花开别是春。

闲云西并片帆飞,路入东林为蕨薇。


曲径日斜行子至,隔山斋罢老僧归。


班荆有客同乡水,洗钵何人话翠微。

吏习久不振,斯人方起衰。


循良追古道,儒雅式今兹。


政洽看鹰化,心闲有鹤知。

结束琴书怅索居,泷江西去欲何如。


方将京雒三陈策,且向河阳一曳裾。


九月水边逢旅雁,六都沙别见嘉鱼。

居不愿武陵溪下宅,秦人已被渔郎识。
食不愿首阳山上薇,夷叔先我曾忍饥。


从前辙迹不足蹈,出门四顾将焉归。

五岭丹砂窟,神仙作令多。


文章鸿渐陆,枳棘凤巢阿。


高缀赤松实,旁分泷水波。

佳气郁葱葱,琴台日出东。


五弦弹解愠,六月来薰风。


闻者饮馀善,与人存大公。

旧识罗浮子,西归惠好音。


一官清似水,四野沛为霖。


游刃良庖技,挥毫郢匠心。

不到泷中久,难忘最胜缘。


梅砰城外寺,龙井石间泉。


白日供身老,青山待我禅。

拜稽同上国,尊攘赖贤王。


望阙思龙衮,飞云动鸟章。


闭关三日后,化逆两阶旁。

贤士悲龙蛇,才人困百六。


嗟嗟宋子侯,宛尔大夫玉。


夭矫珊瑚枝,光辉夺鱼目。

秋半园林易水郊,郇厨频出大官殽。


茅堂一叶霜华下,桂殿千花月色交。


极目蟾蜍初展镜,惊心乌鹊未安巢。

镜中谁点旧姚黄,金缕衣轻翠袖长。


倦倚东风娇白日,王孙亭榭见花王。

侯门三月花如锦,分得春光与上公。


何用洛阳求异谱,彩毫随处落香风。

白门柳碧大江清,慷慨乘春向北平。


鼓吹涛声双旆起,楼船山色九河行。


鱼笺共赋三千客,虎幄曾谈十万兵。

珥貂谁似大将军,年少翩翩雅好文。


庭抗魏侯隆客礼,家铭郓国伏羌勋。


角巾江艇临流水,手版山窗看白云。

十日布衣饮,西能问酒楼。


长楸三骑过,短剑五陵游。


投劾吾何晚,怀归不易求。

锦连钱映九花翻,朱雀桥南夹道喧。


旧苑尚窥阿育塔,长干犹问给孤园。


鱼文宝剑驰三市,雁柱银筝醉五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