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金谷园中数尺土,问人知是绿珠台。


绿珠歌舞天下绝,唯与石家生祸胎。

吴王上国长洲奢,翠黛寒江一道斜。


伤见摧残旧宫树,美人曾插九枝花。

落日荒原上,清川思不穷。


含悲登岘首,高眺入隆中。


封壤吴都旧,江山楚望雄。

驻马钱塘路,逢人说胜游。


湖光吴苑晚,山色宋陵秋。


岩桂密连寺,渚花高映楼。

花月迷人去,江山胜事存。


由来耽乐土,不复问中原。


歌舞喧南渡,风尘暗北辕。

南北乾坤壮此行,西风走马石头城。


三吴往事秋涛急,六代新愁暮雨生。


龙虎只今余王气,江山千里护神京。

白云犹绕旧王居,独对西风恨有馀。


百战山河归草莽,千年陵寝总丘墟。


月明茂苑游麋鹿,花暗荒城吊阖庐。

子房击博浪,侠气不可束。


芒砀云始飞,中原方逐鹿。


黄石受书来,厩将天所卜。

六国割裂日,天下惟纵横。


秦未出函谷,驷铁胁齐荆。


揣摩韩魏伏,睥睨燕赵平。

石头踞虎已千年,铁锁沉江事可怜。


惟有南朝旧歌舞,至今犹在绮罗边。

孙家仲谋。
刘家寄奴。
百年天堑荒芦。

凭吊泪。
矶头化作江水。
金焦矗处海门孤,峭帆去矣。

遥岑不娱人,苍莽颇愁绝。


东南有断梁,水寒不可涉。


西闉不欲往,旦暮畏喋亵。

尝稽真仙道,清寂祛众烦。


秦皇及汉武,焉得游其藩。


情扰万机屑,位骄四海尊。

食其昔未偶,落魄为狂生。


一朝君臣契,雄辩何纵横。


运筹康汉业,凭轼下齐城。

闲居览前载,恻彼商与秦。


所残必忠良,所宝皆凶嚚。


昵谀方自圣,不悟祸灭身。

圣人垂大训,奥义不苟设。


天道殃顽凶,神明祐懿哲。


斯言犹影响,安得复回穴。

玄元明知止,大雅尚保躬。


茂先洽闻者,幽赜咸该通。


弱年赋鹪鹩,可谓达养蒙。

达者贵量力,至人尚知几。


京房洞幽赞,神奥咸发挥。


如何嫉元恶,不悟祸所归。

至人顺通塞,委命固无疵。


吾观太史公,可谓识道规。


留滞焉足愤,感怀殄生涯。

绛侯成大绩,赏厚位仍尊。


一朝对狱吏,荣辱安可论。


苏生佩六印,奕奕为殃源。

晁错抱远策,为君纳良规。


削彼诸侯权,永用得所宜。


奸臣负旧隙,乘衅谋相危。

鲁侯祈政术,尼父从弃捐。


汉主思英才,贾生被排迁。


始皇重韩子,及睹乃不全。

吾观采苓什,复感青蝇诗。


谗佞乱忠孝,古今同所悲。


奸邪起狡猾,骨肉相残夷。

栋宇代巢穴,其来自三皇。


迹生固为累,经始增百王。


瑶台既灭夏,琼室复陨汤。

兴亡道之运,否泰理所全。


奈何淳古风,既往不复旋。


三皇已散朴,五帝初尚贤。

圣人重周济,明道欲救时。


孔席不暇暖,墨突何尝缁。


兴言振颓纲,将以有所维。

治忽无常形,今古无常势。
必有非常人,以制非常世。
吴王昔目好吴钩,义士三千尽列侯。
霸业巳随云北散,雄图空复水东流。
荒台寂寂渔樵路,故垒萧萧草树秋。
襟吴带楚客多游,壮丽东南第一州。
屏列江山随地转,练铺淮水际天浮。
城头鼓动惊乌鹊,壩口帆开起白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