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蔬旧采决明花,三嗅馨香每叹嗟。


西寺衲僧并食叶,因君说与故人家。

七行宝树奇香透。
鸟爪寒来瘦。
麻姑久悔学仙非。

赤县飘零未易逢,那知今夕一樽同。


好招明月共清影,托与白云行太空。


惝恍旧游如隔世,蹉跎壮志莫论功。

岳岳我先祖,慕亲厌华轩。


清冷玉堂梦,夜夜苍梧烟。


长歌明发篇,浩叹京国年。

世外忘家子,归来谁与游。


烧香如意夜,茹菊钵盂秋。


独节已萧冷,诸缘应罢休。

仙人至东海,遗此瑶台核。


谁云下土薄,种之不遽植。


二月三月来,千枝万枝拆。

有一苦行僧,鹄形尼干面。


丈八铁锒铛,项锁复腰缠。


胡跪合掌言,沙门有深愿。

冯唐厌郎署,拂衣卧沧洲。


有子字王孙,颇与史长游。


冥志越三坟,英风隘九州。

汝返巴中路,千山尽子规。


金陵啼不彻,况乃日斜时。

念汝得一官,壮心犹若失。


却问汉功曹,何烦晓经术。

明堂大计中兴年,蚤有除书下颍川。


膏雨尚留吴地润,德星初傍越江悬。


政成神雀飞还下,课最金鱼赐独偏。

嗟予于世诚左科,屏居门可设雀罗。


弟昆相从有良友,静中所得亦复多。


微言造理极壸奥,高论盖世惊嶪峨。

蛟宫螭窟势逶迤,蹙浪排波似越陂。


荷鼓虚危新气象,白茅青社旧孙枝。


磨刀雨过看兵洗,舶䑲风来想檄移。

逾沙轶漠百王功,二祖威凌浩劫中。


高庙石龟晴吐雨,长陵铁马夜呼风。


南临日驾千重紫,北借霓旌万队红。

麻衣如雪白盈头,六月霜飞哭九秋。


两耳也随风雨劫,半人偏抱古今愁。


地闲沮洳教鱼鸟,天阔烟波养鹭鸥。

梦回犹傍五溪山,历井扪参吐雾间。


却指帝星临楚分,如闻王气满吴关。


地翻黑水才伸足,天转青城始破颜。

自古英雄耻败棋,靴刀引决更何悲?


君臣鳌背仍同国,生死龙胡肯后时?


事去终嗟浮海误,身亡犹叹渡河迟。


关张无命今犹昔,筹笔空烦异代思。

庸蜀经营付落晖,宫车消息转依微。


空留赤血从三后,无复遗言诏六飞。


马角乌头期已误,龙姿虎步谶俱违。

海角崖山一线斜,从今也不属中华。


更无鱼腹捐躯地,况有龙涎泛海槎。


望断关河非汉帜,吹残日月是胡笳。

地坼天崩桂树林,金枝玉叶痛森森。


衣冠雨绝支祈锁,阊阖风凄纣绝阴。


丑虏贯盈知有日,鬼神助虐果何心?


贼臣万古无伦匹,缕切挥刀候斧砧。

故里闲居忆美人,开轩延伫御周轮。


兼旬病起殷勤探,玉钿飘零遍委尘。

枝山磊落倚东山,雪桧霜松许共攀。


文字虚名今且愧,疏慵物议古来艰。


平生肺腑篇章内,身外金兰梦寐间。

闻思相送后,幽院闭苔钱。


使我吟还废,闻君病未痊。


听秋唯困坐,怕客但佯眠。

老潘胶法秘不传,君独得之乃其天。
此法仿佛如参禅,忽然有省夜不眠。


又如神仙换骨法,应手不自知其然。

大火变朱夏,微凉递秋阴。


俯睇红芳丛,仰观松柏林。


感此时节改,安得不沉吟。

学道曾窥天壤意,寒儒又是膝挛人。


只言蔡泽有限寿,谁见壶丘不定身。


贵客懒迎长谢病,薄田可饱敢称贫。

人情心事古犹今,寂寞空林寄此心。


贤圣不分聊中酒,亏成忘尽一开琴。


有书终日只掩卷,无病长年亦拥衿。

殇子彭聃谁夭寿,百骸九窍孰疏亲。


若过颜氏十四岁,便了王孙一祼身。


三载滥叨金马客,几人共坐绛纱春。

本是癯然山泽士,衰年况自不胜衣。


色常带墨缘辞肉,形或如灰似杜机。


睢于久谢偕来众,蹇拙何心知我希。

俞翁六十形貌苍,胸中壮气何昂藏。
唾壶击碎铁如意,独夜悲歌神慷慨。


素书双鲤乍遗我,剖之字字皆琳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