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菊盏萸囊自古传,长房宁复是臞仙。


应从汉武横汾日,数到刘公戏马年。


对玉山人今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

待人间觅个,无情心绪,着多情换。

万一群胡竟合围,城危援绝势难支。


要知四海为家日,终异诸侯失国时。


夺使只如争虎穴,劳王非敢战鱼丽。

苏子曾为海上仙,群龙三复绝韦编。


我今日对羲文语,却恨公书取次传。

功似赞皇犹远涉,智如鹤相亦来游。


世间万事非人力,只有安心百不忧。

尼父乘桴居九夷,管宁浮海亦多时。


古来圣贤犹如此,我泛鲸波岂足悲。

非才自丏罢钧衡,百念灰寒岂复萌。


刚道资囊上书者,不知谁继颍川生。

力小安能胜万钧,退藏深渺欲全身。


大恩不报有馀责,何必烦言浪指陈。

金缯局定厌儒巾,胡服群思逐后尘。


朝议颇闻图改制,台纲原不重埋轮。


四筵抵掌东坡鬼,一网惊心朔党人。

定交情分一何深,许论传烽过烛阴。
约雪神羞同脱口,誓清天步共铭心。
我平高阙旋龙勒,君取花门出凤林。
苏子似韩公,斗牛身命宫。
酿成三黜累,赢得四愁工。
自分宁濒死,相期勿滥穷。
吏议推穷旧话言,畏途迢递冒风澜。
两词罢对文移绝,一室常眠枕席寒。
郁郁久居人共叹,皇皇求义我知难。
秋杪拘留冬欲阑,一旬参对累旬闲。
适逢御史俱釐务,更值中朝久绝班。
壁观无言休问祖,坐忘遗照且晞颜。
罢尹一年重置对,去家千里涉寒温。
青云交友难倾盖,白发慈亲正倚门。
目断濠梁横涕泗,梦回京口役形魂。
推治无期任猛宽,苛留累月尚盘桓。
风霜几日经摧挫,案牍逾旬未省观。
失势我如鱼在网,操权吏甚虎而冠。
名絓台章冒典刑,圣仁无滥许原情。
尹京虽愧四方则,廷尉亦非天下平。
三已自知无愠色,一廛归去愿为氓。
纵出由来古有诛,徇私无实荷宽纾。
已知公冶本非罪,免似邹阳更上书。
刀笔任从文俗议,风霜方识宪台居。
飞语初腾触细文,廷中交构更纷纭。
纲条既甚秋荼密,枉直何由束矢分。
御史皆称素长者,府徒半识故将军。
平日论心友与亲,白头临事斗如新。
裸衣难喻疑金客,束缊应无乞火人。
三省行藏知有命,十年流落困无津。
搆虚为实尽枝辞,直道公心自不欺。
众口铄金虽可畏,三人成虎我犹疑。
忠邪所赖圆穹鉴,通塞须凭大衍推。
防人不善自为谋,对吏方知口起羞。
本为追胥宽逮系,何期僚属致增尤。
溺灰竟欲焚安国,书牍谁将念绛侯。
京兆由来起外非,张眉争诮画闺闱。
既逢舜世须弘化,未荡尧风勿道归。
受唾听乾人共仰,故交无弃世应稀。
野老生来不媚人,况逢世变益嶙峋。
诗中愤懑妻常戒,酒后颠狂客每嗔。
自分余年随运尽,却无奇祸赖家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