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怒浪蹙天摧漕舟,疾风吹雨黑中流。


海神跃马火明灭,龙伯钓鳌山荡浮。


安得灵槎通汉使,断无奇药采瀛洲。

渔家何足好,乘兴一钩沈。


路僻苍苔滑,舟横古渡深。


小晴掀箬笠,微雨整蓑襟。

梦觉方知错,生平自屈沈。


涤尘千㵎外,遗照乱松深。


柳带缝穿屣,荷衣缀破襟。

流波无放荡,死水暮平沈。


机尽方钩隐,纶空正钓深。


赤心休惜口,青眼好开襟。

个事不容针,迷途自陆沈。


西天三步远,东海一杯深。


凉月盛玄钵,轻云剪素襟。

鳌饵不须针,聊将玉线沈。


须弥犹未大,渤海岂为深。


悟后牛穿鼻,迷时马有襟。

玄珠罗帐密,寒鼎篆烟沈。


翡翠疏帘隔,琉璃古殿深。


本来无垢体,何必拂尘襟。

隐隐三星出,依依片月沈。


鹤飞辽海阔,猿啸楚山深。


柳色云沾袖,芦花雪满襟。

破船无渗漏,流水不能沈。


雾锁青山秀,花藏古径深。


白云陪野兴,晴月洗烦襟。

丰城三尺剑,神气尚埋沈。


确论穿杨的,生机劈筈深。


天真贮便腹,浩气塞征襟。

毡庐同抵足,谈道月西沈。


议论馨香发,文章蕴藉深。


正便边氏腹,不上谪仙襟。

番直同遥夜,严扃限几重。


青编书白雀,黄纸降苍龙。


北极丝纶句,东垣翰墨踪。

俗隘宁为异,言深敢自欺。


如何幕中辩,翻作暗投疑。


行李秋将半,家园菊正滋。

庐山仙灵宅,佳处固非一。


颇闻卧龙胜,幽深谅难匹。


悬瀑泻琮琤,石壁两崒嵂。

故人西上怅离魂,几度封书寄荜门。

去年中伏在南园,同听清泉引绿樽。


今日诸君又高会,独嗟移疾卧西轩。

夜雨涨溪碧,天明望归舟。


飞帆出木杪,浩荡兀中流。


洪崖仙人姿,谓落沧海游。

谤投山箧书犹在,力挽九关天可回。


胡不北归陈苦语,莫贪南海恋甜梅。

鹊噪柴门晓未开,香风撩我梦惊回。


恨无好句酬高咏,唤起谪仙苏与梅。

愁眉此日为君开,谁道岭南无雁回。


邂逅江南逢驿使,龙涎风味敌官梅。

道悠寄先觉,神契无近知。


彼美羊公意,今在岘山诗。


陵谷非一变,荣名独至兹。

剑池夜久光芒紧,梦草春深景象宽。


寄惠新诗仍过此,濡毫容易报琅玕。

清门早日映朝端,俊域于今有二难。


虹气韫来徒想玉,国香闻处已知兰。

谩道仙禽能住世,一春长与病相依。


卧残白日消朱顶,梦断红尘拥毳衣。


瘦骨正宜烟火绝,轻身宁羡稻梁肥。

蓬莱隔弱水,三年两来游。


群仙各何之,翩然蜕神洲。


园中旧箨龙,劲节含清幽。

欲识交情久远期,十年方和和韩诗。


他时更践诗中语,偕隐溪山不可迟。

乌鹊枝头竟日喧,皇恩应许返丘园。


荒芜赋就同元亮,欢喜诗成异审言。


定有好音来象阙,愧无遗爱在夔门。

子政平生宜谅闻,故应有子嗣清芬。


读书行见破万卷,识字岂惟能八分。


年少便宜观上国,诗成真可张吾军。

桐州彩棒暂宣威,首辟萱堂上寿卮。


堂上慈颜笑还语,老莱文采愧吾儿。

金兰同道义,琼简复芝田。


平楚白云合,幽崖丹桂连。


松峰明爱景,石窦纳新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