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王孙天麒麟,眸子奥而澈。


囊空学逾富,屋陋人更杰。


我老书益放,笔落座争掣。

寒齑薄饭留佳客,蠹简残编作近邻。


避地梁鸿真好学,著书扬子未全贫。


玉酥鍊得三危露,石火烧成一片春。

薄暮投花县,联车入翠微。


长林生缺月,永夜照寒扉。


情话欣无斁,离怀怅有违。

端明仙去谱犹存,珍重君侯拂藓痕。


法石白虽无一颗,太仓红已饱千村。

吾家皱玉玉堂红,粹美宁非间气钟。


绝喜诗来相品藻,安知物有不遭逢。

酸寒杜陵老,痛饮遗身世。
云安小县曲米春,遥知美味无多子。


犹令此老气如虎,傲兀几以醉为异。

道人幽吟岩壑底,伴晓猿啼秋鹤唳。
自陶情性乐天真,一心不作求名计。


一朝邂逅杨东山,诗声扬扬满世间。

往事真成过眼花,前王俱此走降车。


鹤归华表千年郭,燕入乌衣百姓家。


雨坏苑墙生野荠,云残候馆老山茶。

玄都桃是旧时花,曾驻春游送客车。


翰墨尚看延阁老,松萝长护羽人家。


丹砂鍊得仙翁术,白绢封来谏议茶。

道边垂柳绿阴阴,马上携书阅古今。


陋巷岂无人载酒,他乡谁是子知音。


鲲鹏未化风云外,江海相思岁月深。

拾青紫本一经明,得失由来信可惊。


美玉固应人未识,千钧何自俗能轻。


马曹寂寞心空在,骥子昂藏骨更清。

清晖何处有园堂,消得先生句发扬。


百世空留遗墨在,后生并不识骊塘。

卷中人物想乾淳,老笔题诗意转新。


却怪洪杨交不合,诚斋亦自是诗人。

发燥始出游,心期结明主。


天方穷畸人,世不喜生语。


绝弦恨伯牙,抱璞泣和氏。

虎头千古丹青杰,谁言黠中有痴绝。


手挥五弦真胜诣,颊染三毫更超越。


自言四体媸或妍,顾与妙处无相关。

男儿不必叹流离,治世麒麟可系羁。


好句自堪横槊赋,壮怀莫为听琴悲。


迢迢远道江南梦,念念双亲垄上碑。

翰墨场中蔡少霞,如今悟彻颂桃花。


看朱成碧吾方眩,试把横枝问作家。

霓裳舞罢醉流霞,翠袖频揎眼欲花。


丈室萧然那用此,春深料得客思家。

新诗来乞菊花秧,种植还须近宋墙。


待得来年花烂烂,约君颠倒醉秋香。

太傅当年自教儿,唾壶谈麈亦吾师。


蓼莪流落玄扃下,不见音容只见诗。

晓来闲步入山房,似有新醅隔院香。


稍学秋蛩吟几席,忽惊春漏落糟床。


急呼东道君难免,笑对西风喜欲狂。

巨鳌昂头鲸掉尾,东顾沧溟天接水。
钱公涉险如通渠,破帆一抹三千里。
岛夷之国远且偏,归来逢人语辄喜。
琉璃剪叶碧团团,收拾繁枝径尺寒。
举赠诗翁知有意,要令饱看鹤头丹。
江湖满地一溪津,巾栉随时冬复春。
辟草莱开三径路,举杓尊属几闲人。
背城屋破山连榻,钓石溪清影蘸云。
十年江上忆茅庐,故托毫缣写旧居。
济世可堪终稼穑,莅民无计御樵渔。
久知心远怀桑梓,已喜身闲弃簿书。
闲居偏向酒中闲,已把人间比梦间。
饮量欲希江海纳,醉乡应有路岐还。
高谈好对清樽乐,屡舞犹嫌数斗悭。
愁肠思得浊醪浇,浑似春苗旱欲焦。
洗瓮已于坊禁碍,典琴谁向息钱饶。
醒心未免嗟牢落,醉眼偏宜望泬寥。
往时家分宁,风俗喜追随。
挽留杯酒间,往往醉如泥。
比年舍临汝,闭关无相知。
归来两见春载耜,老矣陈人愧髦士。
书生活计常若拙,瓶粟屡空固其理。
石庄好义无不为,独将饱腹念朝饥。
投笔文章壮志休,鸟经鹤训漫心留。
若为一见开青眼,解使三公出黑头。
望陇自应知可否,折潮须信妙源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