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重屋祗承敬勿休,前星主鬯贰凝旒。
度筵九尺陈黄目,助祭诸王未白头。
精意已知通烈祖,仪文元不减圜丘。
万分川流异,一本大化同。
小闭即俱塞,大彻何不通。
大人犹赤子,少成同老翁。
形相犹吾庐,主者自有执。
执乃所性存,不计年百十。
庐则有坏时,似井废不汲。
百千始一年,漫分三百六。
来信非有馀,往屈讵不足。
形有消犹水,德常久如玉。
上达何外暴,真乐非幽园。
凡有动于境,恐皆离乎天。
我自淡不厌,彼徒争相喧。
洞然一止水,浪静仍风恬。
心微在精一,动凶由二三。
根深自生色,形神犹饮酣。
乾坤露端倪,宇宙几奇怪。
万化俱成章,一视靡有界。
即此为真文,于外本无待。
浊世九黄河,太虚一明镜。
混混皆随流,炯炯谁独醒。
崛起孤峰高,尽把众山领。
群峰积雪朝日微,寒光暗天鸦不飞。
云卧乍觉衣裘薄,山餐耐可辞鲜肥。
平生性癖耽冰雪,况复山行所见稀。
凉秋夜静天宇高,朝天使者拈吟毫。
吟成对月发遐想,银河耿耿疑飞涛。
我从岭南别天子,七载光阴若流水。
齐虏得官乃以口,臣朔长饥索升斗。
朱鸟归肆行翾翾,我春辞家秋未还。
读书佳句坐叹息,诗梦已落吴淞间。
发轫成弘不计春,渊源家学教如神。
铸人每忆丹成速,杖国仍绵雨化新。
共指斗山型后学,合乎仙佛证前身。
虚白追陪历四春,知君学海又经神。
拱年月课踪非旧,八战秋闱迹尚新。
煮茗必兼苏陆味,薰香如晤马班身。
杪秋进酒祝长春,锦句联吟更入神。
问业屡邀青眼顾,论交共快白头新。
数稽亥字人名世,学富丁年德润身。
朝来轻棹过齐门,踏遍湖东水上村。
春酿余寒风有力,雪经微雨地无痕。
一卷松陵稿仅存,前贤手泽重彝尊。
栽花东浙留遗爱,削草南台答圣恩。
早料长蛇能起雾,可堪缇骑遽临门。
寒女生涯事可知,残篇临弃更题诗。
一般蠹粉飘花感,略抵离鸾别鹄悲。
乞米何心留券帖,卖珠有恨到书痴。
宦海浮踪聚萍叶,与君同踏并门雪。
未经识面心先倾,吏事诗才信双绝。
忽闻剥啄喜过访,出晤那妨屐齿折。
三日不闻提壶卢,便愁吾友诗肠枯。
海航荔支一夕到,乃命短仆提篮驱。
午风亭榭汗渍襦,此物著口凉生肤。
万里归心滞凤城,填胸五岳减峥嵘。
参军到处作蛮语,骚客任人呼老兵。
落落鹓行方得路,依依鸥侣不寒盟。
欧公昔贬官夷陵,少年意气殊飞腾。
上书偶触司谏怒,一击不中鞲脱鹰。
携持此研随行箧,五鹿折角犹藏棱。
竹里柴扉静不封,瞿昙向此息芳踪。
三竿红日摇春殿,万里寒潮和晓钟。
绕径菜花飞蛱蝶,环池松影卧蛟龙。
春风瑶草遍芳畦,兰若应来上士栖。
点屐苍苔缘石磴,营巢紫燕啄香泥。
汲泉供佛瓶光合,挥麈谈禅锡影齐。
大圜海镜悬青空,岛屿杂厕虚无中。
浮云变幻出奇怪,平地涌出金银宫。
琼真往来绝踪迹,楼阁诡异诚天工。
占尽蓉城桃李春,妙施化雨总精神。
簪缨久却名心淡,芋粟兼尝野味新。
绛帐书声清澈耳,菊篱花影淡扶身。
讲幄蒸成一室春,彭宣弱冠识经神。
散材自问空山老,成器欣逢大匠新。
两袖清风盟晚节,一轮明月证前身。
江上耆英七十春,文章愈老愈精神。
乌衣世择芝兰茂,绛帐风流桃李新。
杖履优游偕玉姥,蓬莱仿佛现金身。
当杯不辞酒力微,看花莫待繁英飞。
一年春事才过半,海棠未放山桃肥。
两株红白傍仙馆,竹深苔净尘埃稀。
烟云何事说非娱,廿载倪黄拟问途。
不厌千番裁侧理,虚心六法每披图。
骚坛妙句囊看满,海外奇峰腕恨无。
洒墨耕烟寄此身,诗从画易辟陈陈。
娄东筑屋奢于我,湖上贻鸱旧有人。
嗜好互殊皆结习,流传文翰却前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