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止携书一箧,长日坐空林。


每见僧家事,便生静者心。


虚亭云片泊,仄径树根侵。

一尊判袂阖闾城,莫指青山管送行。


芳草绿波千万里,不闻杜宇也伤情。

吴堤杨柳雨霏霏,四月犹寒总夹衣。


此去孤舟无好伴,空江惟见白鸥飞。

急难良朋节,扶危烈士情。


平居高独行,此去为同盟。


抚剑来燕市,扬鞭走易京。

如此头颅如此腹,此行万里亦奇哉!


诸公未见靴尖趯,待我扶桑濯足来。

覆地桐阴绿,中为人境庐。


刚柔分日课,兄弟各头居。


草草常留饭,匆匆亦读书。

亲健都奇福,芳兰各自花。


云扶王父杖,酒暧冷官衙。


巢燕长依母,凄乌又有家。

万树秋风起,吾心吹不归。


袖留孤刺在,书自百城围。


大海容鸥住,高云看鸟飞。

入梦江湖远,撑胸天地宽。


长安人踏破,有客独居难。


短榻鸣虫寂,孤灯落叶寒。

今朝霅川路,且作武陵看。


萝色分樵斧,萍阴入钓竿。


水怜衣带近,山忆画图宽。

海上三珠树,孤鸾鸣啾啾。


养子羽翼成,翻飞向九州。


九州一何旷,回顾生烦忧。

后会庶不移,参商有见时。


红日生沧溟,万物蒙其辉。


矧我体道人,金石宁或亏。

离弦去南里,烟波何渺茫。


朝与凫雁群,暮随明月光。


仰视虚宇中,众星灿成行。

极望惟吴越,吴越多山川。


玄豹藏深雾,应龙蟠巨渊。


神物必有偶,磁石金相连。

太清何寥廓,浮云去不息。


呦呦野鹿鸣,甘草不自食。


如何舍友朋,奋然思矫翼。

持归明月姿,皎洁无纤瑕。


朝含东海日,暮膏赤城霞。


重袭盘龙锦,毋使蒙风沙。

良谋亦何有,持道足娱亲。


母为天上月,子如江中云。


云月相终始,流光谁与伦。

感人惟杨柳,飞花皎如雪。


如雪岂不芳,所忧本根绝。


昔我与亲辞,五岳将寻师。

官闲马病客深秋,肯学张衡咏四愁。


红叶寺多诗景致,白衣人尽酒交游。


依违讽刺因行得,澹泊供需不在求。

利名风浪日相催,青眼难于世上开。


何事诸君冒艰险,杖藜来入白云堆。

春风燕市酒,旗亭赌醉,花压帽檐香。
暗尘随马去,笑掷丝鞭,擪笛傍宫墙。
流莺别后,问可曾、添种垂杨。

乌帽侧。
行遍杏花春色。
野意青青分陇麦。

驿楼枕回洲,湍汊声活活。


霜芦花犹泛,烟柳叶渐脱。


月出凫雁鸣,孤艕寒江阔。

云无天净。
明月端如镜。
乌鹊绕枝栖未稳。

十载栖迟卧小楼,无端琴剑又东游。


烟霞有主真传舍,天地为庐不系舟。


行酒竹间兼听鹤,和歌花里恐惊鸥。

乔木足秋声,红叶表秋色。


因之念湖山,恨不生羽翼。


形留神已驰,游倦交渐息。

早从方外游,志不在婚宦。


采薇陟西山,采藻涉南涧。


拄杖仅过眉,短衣不掩骭。

去郭十五里,翼然屏风山。


上有看经院,创始升元间。


山润易生云,竹嫩未作斑。

七十古所希,我今六十馀。


干时本无策,谋生术尤疏。


就食泮水宫,学圃乏薪蔬。

西风吹发冷飕飕,赖有多情帽裹头。


九日已知成昨夜,绿樽聊复集清流。


山房霜菊偏能耐,客路云萍故自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