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田郎杞菊荒三径,文字时追二叟游。


万卷藏书多未见,老夫端拟乞荆州。

只可阕中安止止,谁能铁里斗铮铮。


田多谷少无人会,譬似无田过一生。

紫冠黄钿网丝窠,蝶绕蜂围奈晚何。


二叟家居如避世,开门自少俗人过。

郁郁雨相遇,出门草青青。


酒酣拔剑舞,慷慨送子行。


驱马涉大河,日暮怀洛京。

爱君独酌板桥句,想君不向稽山时。
千载风流同一辙,孤坟数尺埋蒿藜。


文章误人岂当日,声名虽好终何为。

远去见双节,因行上五台。


化楼侵晓出,雪路向春开。


边寺连峰去,胡儿听法来。

向山独有一人行,近洞应逢双鹤迎。


尝以素书传弟子,还因白石号先生。


无穷杏树行时种,几许芝田向月耕。

故相勋名未渺茫,先朝赐第转辉光。


青松雷雨馀枝干,古屋尘埃自栋梁。


鱼水已无千载遇,斗山安有一时忘。

试观秀谷与明流,今古文章乃独留。


水不波澜将易测,山非云水想难幽。


两间灏淑平分此,百代高深遂莫俦。

日落沧江止问津,停桡独访谪仙人。


风骚此日应谁主,诗酒当年别有神。


明月胸怀随晓夜,澄江颜色几秋春。

峥嵘起孤根,四面迥无隣。


云是文溪筑,当作李公墩。


屹立彼中流,以墩肖于人。

双阙重城到几回,两游千里忽浮杯。


黟江春水浅深绿,庐岳夏莲倾倒开。


谢守同翻贝叶字,汤师独占碧云才。

宋家遗直庙临沧,异代人来奠桂浆。


杖履旧随江祖石,几筵犹在郑公乡。


琐窗岛雾沾书带,画阁汀云护笏囊。

钟祥曾道应星光,岭海仍流异代芳。


忠赤有心悬疏草,勋猷何意在旗常。


提戈自障鲸波险,请剑宁辞鸟道长。

十八滩头路几千,江皋忆别已三年。


于今重向师门过,亲试吴山第二泉。

木落章华晚,帆飞梦泽云。
莫挥长别泪,不是久离群。
鹦鹉休先赋,兰膏恐自焚。
江上孤城尽力支,忽惊风急仆旌旗。
已无天诉吾穷矣,空有人书某死之。
不负大魁真此地,终为厉鬼是何时。
旴江傍群山,何处李公墓。
城西深树林,宛转通细路。
秋雨漫如丝,沾湿兼瘴雾。
宋道日南行,番禺分纬象。
腾达菊坡门,风徽宏器奖。
既植外除声,亦触金华赏。
宋朝名硕彦,卜筑绀园幽。
涛洒琴书润,珠擎栋宇浮。
下帷修素业,通籍赞皇猷。
传胪早已擅英声,疏草忠勋答圣明。
解组独悬归梓里,下帷曾忆驻蓬瀛。
云霞一片祠宫色,伏腊千年俎豆情。
往日长安路,欢游不惜年。
为贪卢女曲,用尽沈郎钱。
身老方投刺,途穷始著鞭。
文溪祠下水如天,四面波光照几筵。
屹立中流成砥柱,遗风千载肃官联。
萍蘩不尽英贤泪,献纳犹存琬琰编。
今年中秋夕,来赴去年约。
不见破铁铛,弹指空剥剥。
我欲游庐山,江长水茫茫。
我欲谒弘斋,老去力不遑。
羡子勇决策,去若飞鸿翔。
老夫三日门前立,珠箔银屏昼不开。
诗卷却抛书袋里,正如闲看华山来。
万物返常性,惟道贵自然。
先生容其微,隐几为列仙。
鍊魄闭琼户,养毛飞洞天。
向阳堂上俨光仪,多感龙头缔会奇。
道派至清清献授,心源虚白白沙知。
缒城伟绩千年重,食邑殊恩异代思。
人物文溪奕世雄,读书台倚大江中。
名祠佛宇空尘迹,古往今来类转蓬。
送别冠裳成胜会,济川舟楫沂遥空。
前哲高风播海浔,祠堂瞻拜惬遐心。
东南秀气干星象,文武才名振古今。
万顷春潮回砥柱,九重时祀到诃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