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依涡曲作藩侯,月例黄堂给宴醅。


敢把百壶夸显父,且将三品敌荆州。


味新聊称长螯蟹,酌浅尤宜小样瓯。

斋舫谈经后,官池载酒行。


斜阳鸟外落,新月树端生。


清漾思江浦,夷犹绕郡城。

风流谢文静,世俗未可屈。


但怪东山云,肯为老桓出。


谁知奸雄心,本自畏豪逸。

斯人不复有,累世或可期。


每于丹青里,一见如平时。


坏障尘得入,惨澹令人悲。

逢花驻马尚多情,天不违人旋作晴。


不使近诗增纸价,得知春入凤凰城。

把酒青回江上峰,净筵分供玉芙蓉。


凉从鸠署秋声起,暑避乌台霜气浓。


海内何人能附骥,江南有客旧登龙。

白鹿遗书山泽癯,归来花木尽堪娱。


功名之梦晦庵晦,礼乐其家迂叟迂。


雪屋一灯春夜半,竹山千古暮云孤。

悚息回惶。
广启心香。
谢清颁、檀髓沉香。

又取纱衣换,天晴起细风。


清阴花落后,长日鸟啼中。


水国乘舟乐,岩扉有路通。

行行方避梦,又到谢亭来。


举世皆如此,伊余何处回?


竹鲜多透石,泉洁亦无苔。


坐与僧同语,谁能顾酒杯。

十年九行役,屡经此山中。


爱山不厌观,每愧行匆匆。


大士瞻矩罗,骚人思谢公。

再入中书日,诸生得重亲。


岱宗瞻气象,龙马羡精神。


正喜谋衢室,旋闻偃渭滨。

孝庙看遗老,明公独岿然。


向非平格寿,那睹中兴年。


剑履重趋阙,纯诚自格天。

倒石源头野庙开,乱馀临眺独兴哀。


晚山隔岸云霞出,秋水满江凫雁来。


王气已消陈帝垒,客愁长绕越王台。

君得奇笺自蜀溪,缄封密密寄幽栖。


香销翠玉花枝软,影落青云凤翼低。


书橐一朝丰绮绣,诗心半夜振虹霓。

二十年前入汴州,梵王仙馆涉春秋。


家家庭院森湖玉,处处帘栊映海榴。


金马石渠伤远别,丘山华屋动新愁。

尚记翩然下帝傍,七年才入屈公乡。


山衔西日去家近,风递北氛吹袂凉。


新事感伤心力短,旧交零落话头长。

纷纷操罟入山林,我自终朝不获禽。


远物只知肥遁利,穷幽不问浚恒深。


毕逋啼日满荒戍,款段行云供醉吟。

骨冷能诗庾开府,妙句天成醉翁许。
醉翁已作神清游,伯牙绝弦空千古。


谢翁家无甔石储,独富牙签收茧楮。

镜天彻底见纤毫,昔日诗翁注砚槽。


老虎跑开山顶脉,蛰龙送出地中膏。


药篱护碧藏星汉,茶鼎分香煮雪涛。

冶城北望尽烟霞,犹有荒墩属谢家。


五十出山君莫诮,中原谈笑净胡沙。

留君谈笑且从容,白发红尘阿那中。
踉跄行藏莫相笑,枯鱼垂泪恨无从。
碧嵩青颍肯相从,万事茅堂醉梦中。
出到人前羞欲死,归轮不必问何从。
冬尽梅花海国饶,折来堪以赠行轺。
五云望阙殊知遇,三殿抡才岂寂寥。
春色漫随征旆入,主忧定向借筹消。
至后阳生春又旋,春光万里送朝天。
丹心渐向燕台近,紫气遥从汉殿悬。
行色远携沧海月,旅吟都附白云篇。
王谢游俱远,兴亡代几更。
双林苍霭入,一径黛烟横。
胜地何常主,青山不世情。
君不见燕然易水波桑干,东连鸭绿西贺兰。
古来战地骨成土,赤棘白草沙漫漫。
汉筑朔方置上郡,晚岁款塞惟呼韩。
邹湛葛疆往过此,幕中佐曹畏简书。
习池岘首自今古,故时悲喜成空虚。
越王之孙府从事,恶人亦作俗吏呼。
风骚本无作,强为忧患出。
菊荒思卧陶,江浑叹沉屈。
吾观思王诗,复若清庙瑟。
霜风陨高木,零落临艾萧。
幽芳枝孤秀,华心慰无聊。
堂中老元亮,日赋归去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