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城西争说谢公塘,后有颜苏德泽长。
十卷诗吟留刺史,百年神定在桐乡。
云移镇霅楼头白,风送洼尊亭外凉。
晋唐相望已千年,香火如今数十贤。
不见古人空再拜,祠堂西去有贪泉。
古人贵修德,德立名不朽。
其次功与言,亦足垂永久。
吾乡才士相后先,就中磊落推三贤。
千年祠宇此重开,独为诸贤酹一杯。
涧石不随龙化去,岭云还与鹤归来。
春风谷远嘤嘤鸟,夜雨庭深点点苔。
兴国虽僻远,先贤昔所治。
有宋程太中,遗泽常在兹。
二子随侍宦,义方训书诗。
问俗经村落,周行途路难。
端严元有道,澹泊若无官。
报国寸心赤,忧民两鬓斑。
得酒晓仍饮,寻思夜更哦。
人心应复尔,吾道竟如何。
蟾影一池静,蛩声四壁多。
不尽吟诗趣,徘徊欲二更。
乱星浮酒瓮,孤月煮茶铛。
此夜朋徒兴,他乡兄弟情。
问月月不答,留云云自行。
江山应有待,天地岂无情。
苍狗形须变,青鸾影更明。
昨日又今日,千山复万山。
道途常畏险,身世每思闲。
有役吟情涩,无忧酒量宽。
夜坐庭前月,娟娟影倍清。
眼看前代迹,心切故乡情。
积水鱼龙起,空林鸟鹊惊。
三桂雪霜古,孤槐风雨黄。
昔贤祀宇在,先圣殿庭荒。
壁刺藤枝小,墙垂草蔓长。
天地有否泰,山川无古今。
相传旧时政,应慕昔贤心。
三献曾悲玉,四知常畏金。
昔号怀珍士,今游衣锦乡。
三程祠尚在,二谢冢应荒。
仪范崇昭代,功勋铭太常。
凉夜坐长庑,披衣酒半醒。
月涵双沼白,云去万山青。
遗老犹文物,前修尚典刑。
太守文章处士诗,高风遗爱系人思。
太师葛岭空陈迹,不及孤山有古祠。
名教久沦替,榛蔓沿黉宫。
乡祀古所重,论定百年中。
庶几光俎豆,足与震鼓钟。
从经操懿狎孤儿,世事尤非扣马时。
若道后人真可诳,空山焉有二贤祠。
远槛诸山罨画开,晚江晴色映天回。
风经远海孤帆没,日带前林数鸟来。
酒兴不禁还待月,诗狂正发又登台。
山川亦自有声气,西湖不易与人热。
五日京兆王弇州,冷面臬司号寒铁。
原与湖山非久要,心胸不复留风月。
高山千载瞻前哲,庭宇经营信有心。
门户森然廊寝异,阶除宛似奥堂深。
虹垂两涧清殊派,屏展诸峰碧万寻。
百代真儒共此祠,溪蘋涧藻具威仪。
三香手献烟如缕,一脉心传道若丝。
古洞浮岚青霭霭,山堂芳草绿依依。
四杰唐遗迹,千年此妥灵。
草荒丞相冢,云锁隐君亭。
助教衣犹绿,翰林山尚青。
伟哉云溪翁,兴学功百世。
岂求奂轮美,作事见典制。
迂生吐狂愚,万一裨末议。
州牧风化遗,乡贤典刑旧。
年代较后先,人品类贤否。
公议岂有情,祀典固非苟。
忆昔文治初,观风有常公。
维时得欧阳,名籍上国通。
当年主宾美,至今蔼馀风。
武夷九曲水,流出三神山。
考亭得勉斋,壁立孔门颜。
信斋继其志,经礼赖以完。
共惟无极翁,混元再开辟。
关洛与考亭,杲杲行世日。
惟此五大贤,人极赖以立。
道原出于一,秩祀安有二。
作俑唐开元,损益端有俟。
杨马彼何人,周程列其次。
平地忽突兀,敏手何神哉。
蔼然色笑中,见此通济才。
入门知我心,三岁犹初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