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阿娇不含笑,西子却宜颦。


脸湿双啼玉,花滋二月春。


拭鮹堆翠袖,溜粉乱朱唇。

梅柳亦何知,东皇日夜催。


难辞万里远,都向一江开。


粉黛弄未歇,凋伤倏巳回。

赤骥本龙精,行时不是行。


看迟八尺影,过急一团声。


带烙成骈死,嘶盐了此生。

借将从虎物,并去翼龙腓。


戍削才辞枥,崩轰巳破围。


寒呼随踠起,黑旋裹鞍飞。

骏马四蹄风,形容有杜公。


一尘不动外,千里飒然中。


白草连天靡,苍鹰蹋翅从。

吴山碧石头,雄抱浙江流。


大可兴云雨,微还适览游。


常登应结恋,乍别不能留。

帝图光往册,上德表鸿名。


道冠二仪始,风高三代英。


乐和知化洽,讼息表刑清。

画野通淮泗,星躔应斗牛。


玉牒宏图表,黄旗美气浮。


三分开霸业,万里宅神州。

葱翠梢云质,垂彩映清池。


波泛含风影,流摇防露枝。


龙鳞漾嶰谷,凤翅拂涟漪。

相逢俱是岁寒人,迟暮偏惊摇落辰。


鸿雁接天关塞影,渔樵满地雪霜身。


论交四海惭兄弟,抗迹千秋泣鬼神。

鉴帷明欲敛,照槛色将晨。


可怜疏复密,隐映当窗人。


浮清带远吹,含光动细尘。

昔日金枝间白花,只今摇落向天涯。


条空不系长征马,叶少难藏觅宿鸦。


老去桓公重出塞,罢官陶令乍归家。

金井梧桐露未干,卧看斜月在云端。


空悬秦帝江心镜,祇并班姬掌上纨。


笙鹤自穿花底度,璧蟾孤映泪痕残。

柳色吴阊处处春,徵君门馆独松筠。


别来彩笔堪谁健,书就玄经且未贫。


煮茗江风回石鼎,扫藤花雨映纶巾。

具区南浸女牛临,万顷沧波千尺深。


雨霁虹桥秋滟滟,天低鼍窟昼阴阴。


吴王列宴乌栖曲,越女明妆鼓枻吟。

谁剪纱为叶,翻怜玉作枝。


霜轻织女制,星散影娥池。


流黄动金缀,分红入翠卮。

牛女之间漏银河,欲洗庐岳诸青螺。


下飞瀑布九千尺,三峡轰雷听最多。


华君自谢螭头直,手制青鞋踏秋色。

绣幄霓旌映娄水,父老揖余向东指。


此公自领符节来,海不扬波三年矣。


金华仙嶂迭芙渠,叱石穿云兴有余。

谢公昔未达,与客登冶城。
一为遗世言,口吻烟霞生。


东山高卧三十载,远志虽饶壮心在。

我闻贵竹罗施异西极,两山夹陂深莫测。
神物蜿蜒走其上,顷刻下降房星赤。


蜀王内厩五千匹,云锦丛中逞颜色。

高帝何神武,魋编悉内臣。


狎闻骢马使,时祀碧鸡神。


自尔輶轩发,能开象魏新。

春风浑似剪,花柳一时齐。


不独藏鸦稳,兼令去鹢迷。


三眠初作絮,百和欲成泥。

云母翳槐席,火齐列延清。


讵若兹屏丽,湛湛复盈盈。


织从鲛手细,画出虎头精。

蹀躞玄圃秣,驱驰青海烟。


桃花汗玉勒,杨叶展丝鞭。


得意逢都尉,长鸣逐左贤。

棠阴故傍渚宫多,槐色新从南浦过。


此日五溪怀马援,当年一疏忝常何。


鱼椷远结缠绵意,锦段难为报按歌。

君今何处去,飞棹石头城。


一堑分天阔,千山拱堞平。


宅犹龙虎气,台忆凤凰名。

汉广偶萍实,南中饶木奴。


上林还见品,大谷未全无。


高露屑金掌,寒冰飞玉壶。

湖海群分寄,悠然意与深。


相教惟出入,于道有浮沉。


未展垂天翼,犹纡立极心。

缑圃垂玄骭,雕盘荐绿沉。


疑萍耀朝日,过麝失春阴。


黄台太子咏,青门故侯吟。

端州白石天下稀,声含宫商人不知。
斫瑶琴长四尺,轻如一片番流离。


石音最是难调者,碧玉老人能大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