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径草齐腰人迹稀,凌晨忽有叩柴扉。


远携吾子出疆贽,来看先生杜德机。


许燕颔侯行且验,评鸢肩夭是耶非。

唱名纳禄尤崖异,誓墓休官更崛奇。


先辈翔而皆集矣,广文得此欲逃之。


圣门岂不高曾晰,列传何为首伯夷。

老倦逢迎揖客稀,上人乃肯顾柴扉。


愧无林下茶瓜待,忽有空中杖锡飞。


师瘦能吟无本句,吾穷难赠大颠衣。

桑弧蓬矢射四方,婴孩立志长可忘。
莫学儿女漫弄芳,豪气当视交河郎。


边城入望千里长,臂韝时架角鹰苍。

诗兴翩翩度雪溪,岩云犹护旧留题。


梦回残月苍梧晓,家在春风秀麦西。


萱草堂深衣屡寄,桃花观冷酒重携。

莫见平明离少室,须知薄暮入天台。


常时爱缩山川去,有夜自携星月来。


灵药不知何代得,古松应是长年栽。

五看春尽此江濆,花自飘零日自曛。


空有慈悲随物念,已无踪迹在人群。


迎秋日色檐前见,入夜钟声竹外闻。

天台华顶飞丹霞,飞梁绝壁仙人家。
刘郎归去不复返,千年药径生蠙蛙。


老翁家住山谷口,入山往往逢青华。

山中老希夷,长抱白云睡。


睡觉呼蹇驴,悠然出山去。


道上忽相逢,为问天下事。

浩浩天上水,悠悠天际云。

静观万物化,谁使之芸芸。

吾道在宇宙,与物同涬溟。

荆溪霜落后,铜官日出初。


自栉头上发,更理箧中书。


上人从定起,咏言方绕除。

闻说能文山阁老,比年幽兴著林泉。


自开鹿苑知何日,不向虎溪今十年。


寥寥清言坐中士,皎皎寒月山间天。

门临古道塔凌空,山色西来水向东。


钟鼓不殊云顶寺,轮蹄争辏梵王宫。


禅心静印千江月,殿角凉生八面风。

天台山下住,萧散过平生。


魂梦江湖阔,吟哦笔砚清。


客心云自在,人品玉分明。

化城东畔驻三乘,祝发从师记昔曾。


频着袈裟迎上客,自分斋饭与游僧。


谈经几夜窗飞雨,削杖先年手种藤。

单起浯溪寺,禅栖主簿峰。


收诗入顽石,礼塔趁昏钟。


好古心何癖,观空语更慵。

阁皂高居好炼真,清秋何日下嶙峋。
金丹夜气成龙虎,宝录玄文动鬼神。
兰蕙深悬青组佩,芙蓉斜拂紫纶巾。
金装宝剑值万千,石上横磨太古前。
丝缑消烂那复言,竹杖未化蛟龙眠。
匏裁瓠切随所用,土拭当有张雷贤。
霞杯为奏阮咸曲,怅望十年湖水烟。
闻过东嘉看雁荡,野云留宿话翛然。
谭诗忽见蒋云出,今去洞庭衡岳前。
天根盘海底,大浪舂其南。
众山尽萌芽,迸出白玉簪。
涛波蚀之半,玲珑兀空龛。
学禅见性本,学诗事之馀。
二者若异致,其归岂殊途。
方其空洞间,寂默一念无。
画旗风里绣筵开,竟日歌钟乐未回。
柳拂玉鞍秋系马,酒淹罗袖醉传杯。
杭城近自月前复,使者适从天上来。
百雉高城虎豹屯,将军初识吕虔孙。
帆樯影匝河边路,刁斗声连海上村。
青镜年华应自惜,锦囊兵法共谁论。
老潘双眸如绀珠,带以秋阳朝露之清腴。
山形水态出没千百变,经君指顾不得藏锱铢。
我昔少年好狂走,风餐雨沐逐逐忘朝晡。
我家老圃金芍药,独立岁晚淩霜风。
新图赠君为君寿,白头相对即苍松。
共向高林借一枝,心期万古可谁知。
织鞋有恨陈尊宿,玩月今同王老师。
寒碛顿能忘患难,衰颜偏自惜分离。
赤城霞外寺,不忘旧登年。
石上吟分海,楼中语近天。
重游空有梦,再隐定无缘。
静者多依猿鸟丛,衡门野色四郊通。
天开宿雾海生日,水泛落花山有风。
回望一巢悬木末,独寻危石坐岩中。
菩提无树树生天,尽扫滋培付自然。
借问根花何处现,法云飞遍雨三千。
天台之山高插天,赤城雁荡相勾连。
石桥流水秋不竭,声锵玉佩何涓涓。
朝沐雨痕疑彩云,暮浮霞影生紫烟。